部落電影院 影像呈現原民文化

方家敏 2013/10/14 19:06 點閱 2964 次
排灣族的「Boxing樂團」,以族語融合搖滾樂,帶動現場氣氛。 (Photo by 方家敏/台灣醒報)
排灣族的「Boxing樂團」,以族語融合搖滾樂,帶動現場氣氛。 (Photo by 方家敏/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方家敏台北報導】原住民導演終於把電影院帶進部落了!第二屆部落電影院於14日開跑,現場請到影片主角「Boxing樂團」以原住民族語融合搖滾樂和嘻哈,嗨翻全場,「安可」聲四起。策展人虞戡平希望藉由原住民導演們以貼近族群的觀點出發,呈現台灣原住民族多元質樸的面貌。並透過影片巡迴放映及映後互動,鼓勵年輕族人用影像傳承部落歷史。

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繼2011年舉辦首屆「部落電影院」活動獲得廣大迴響後,今年第二屆部落電影院將從10月20日至12月7日,延續露天放映的形式走訪台東、宜蘭、花蓮等8個原住民部落,播放由當地原住民導演所拍攝的紀錄片。基金會董事長周惠民希望能藉由部落電影院,培育媒體傳播人才,也將技術、資源回饋給族人,讓他們有機會享受觀影樂趣。

策展人虞戡平多年來從事原住民文化的保存與推廣,他希望藉由此次活動,讓部落族人實際感受到紀錄原鄉與傳承文化的重要性與使命感。紀錄片導演與拍攝團隊將把影片帶入部落,映後也會邀請影評人、片中主角與在地文史工作者進行座談會,分享創作過程、拍攝手法與心得,讓族人們了解如何紀錄、呈現原住民文化特有的人文風貌,更進一步鼓勵年輕族人利用影像傳承部落的歷史。

本屆部落電影的題材多元,從土地情感、文化傳承斷層、部落族語流失,以及年輕族人在都市生活所感受到與原鄉的差距等,皆納入拍攝主題。其中,紀錄片《好久不見,德拉奇》獲選為加拿大「Binndigaate原住民影展」的閉幕片,導演莎韻‧西孟透過影像描繪青年為保留傳統文化,必須與現實割捨,道出許多原住民青年內心的掙扎與難處。

《太陽之子》一片則是以排灣族的年輕搖滾樂團作為主角,並以原住民族語創作歌曲,希望藉此讓更多人了解原住民文化及語言,但也面臨到市場接受度與票房等現實的問題。導演Uki Bauki希望藉由說故事的方式,期待青年們能在原、漢共處的社會裡找到定位,並互相尊重。

14日,片中主角「Boxing樂團」也到場演出,以優美的排灣族語合聲,結合搖滾與嘻哈,唱出原住民的熱情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