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國會改革法案之爭 應為國凝聚共識

醒報編輯部 2024/05/28 13:03 點閱 1665 次

立法院長久以來的紛爭,反映出長期以來立法權與行政權之間嚴重的權力失衡和對立情況,這是台灣民主制度的慢性痼疾,亟需廣大的民眾理解,才會支持國會的改革,以避免行政的濫權。

權力需要制衡

我們可以借鏡一下美國和英國國會的運作模式,美國國會享有較強的權力,可以直接監督並制約行政當局,總統雖有否決權但國會有覆議權,二者相互制衡。英國則實行內閣責任制,國會多數黨組閣執政,行政權和立法權的分工更為緊密協調,這兩種模式都強調權力機構之間的相互監督和制衡。

台灣如欲走向成熟民主,就必須在立法權和行政權之間建立一種新的平衡關係。這既不能讓行政權像過去幾年那樣肆意妄為,也不能讓立法機構權力過度擴張到阻礙決策效率。賴清德政府和立法院雙方都需要放下成見,以開放務實的態度,在憲政體制的框架內尋求一個權力制衡的最佳平衡點。

這需要付出艱苦的溝通與協調,但只有在法治架構內理性對話,方能找到化解僵局的途徑。回顧台灣民主化進程,目前執政的民進黨與在野的國民黨暨民眾黨,在雙方思維僵化和理念不同之下,很難完全擺脫對立。但這種藩籬必須打破,在新時代雙方都要重新學習容納異見、虛心聆聽反對聲音,用理性溝通取代打架和街頭對抗。

打破藩離,容納異見

民進黨的激化矛盾對抗顯然並不是上策,號召民眾上街抗議固然有其訴求,但對最高民意機關施加過度壓力,違反了民主精神,且當家鬧事,爛攤子還是要自己收拾,等於自打嘴巴。

國民黨和民眾黨主導國會改革雖然目的一致,但欠缺整體性設計和周延考量。雙方應以程序正義和民主價值為最高準繩,在朝野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達成共識。

總統角色重要

賴清德政府剛上台,責無旁貸要為台灣政壇降溫,盡早化解國會改革衝突。他既然自詡為民主鬥士,自應致力於建構一種文明有度、透明溝通的憲政民主機制。不同黨派無須在原則問題上相互妥協,但必須就民主法治的基本規範達成共識,按照程序和流程運作國會。

大家當引以為戒的是,權力無限膨脹最終只會走向極權獨裁。國會改革應在加強監督和透明化的同時,也要避免效率低落和決策癱瘓。各黨團都需要以民主、法治、透明和良政為最高原則,共同打造一個堅實穩固的憲政民主體系。全體國人也須長期參與監督和課責,發揮公民社會的力量,在制度內為台灣民主注入不竭動力。

只有經過共識凝聚、理性溝通,國會改革之路才能循序邁進,讓立法權與行政權互相監督約束、相輔相成,真正實現權力制衡和良政善治。

台灣正在民主深化的關鍵時刻,更需要理性冷靜、包容友善的公共討論空間。立法院正是此討論空間的最佳示範,揮舞拳頭和街頭群眾運動只會顯示出立委的無能蠻橫和沒有水準,這絕非是國家之福,也會被國際恥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