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運的轉危為安》

醒報編輯 2024/04/24 18:19 點閱 393 次

回顧1950年代前期的世局,是美國和蘇聯所分別領導的民主和共產國家間的冷戰和熱戰交互進行的時代,也是兩岸不斷兵戎相見的時代。其中對中華民國生存發展影響最大的,首推中共的作為和美國的對華政策。

中共毛澤東政權在那關鍵年代,對內推動無產階級專政的仇恨統治,使得許多對它有期待的人民失望、甚至轉而反對,而它在國外向蘇聯史達林政府亦步亦趨地學習、徹底進行對蘇聯「一邊倒」的政策,則冷卻了美國與之建立關係的期望。

美國原來在中國內戰中已經決定袖手,有人甚至準備接受中共占領臺灣,卻因為中共與蘇聯結盟,正式對史達林臣服,讓蘇聯勢力直入東亞和南海,因此考慮改變對臺灣的政策;接著韓戰的突然發生,顯示共產集團勢力不斷對外擴展,於是決定介入臺海。史達林、金日成和毛澤東的決策和美國的因應,反而形成了中華民國在臺灣復興的契機。
 
胡為真博士回顧檢視在那艱難的時代中,政府的反共救國軍游擊隊和陸海空軍軍人,以及各級外交人員,為著保衛國家安全、促進國家利益而殫精竭慮,從大陸上的慘痛失敗轉而在臺灣復興的關鍵過程。

民國政府遷臺初期,在條件極為欠缺的情況下――甚至臺北國防部參謀本部都沒有積極支持――但仍然不斷以突擊方式來實行反攻大陸行動的組織,只有以浙江大陳為基地的游擊隊,也就是江浙反共救國軍。

第一節 大陳與江浙反共救國軍

大陳的地理概略

1950年3月底,中國大陸完全失陷,但中華民國政府仍然掌控了浙江省和福建省的一些沿岸島嶼。其中福建沿海主要的是金門、馬祖,而浙江沿海的島嶼從 1950年5月舟山撤退後,便只剩大陳地區。

大陳地區包括大陳列島(現屬台州市椒江區)、南麂列島(屬溫州市平陽縣)、漁山列島(屬寧波市象山縣)和披山列島(屬台州市玉環市)。

大陳列島本身位於今日浙江台州的外海,由上、下大陳島、一江山島等二十九個島嶼組成,是台州列島的一部分,離大陸台州市椒江區約五十餘公里,但是離臺灣卻有約四百四十公里;上下大陳兩島中間相距不足二公里,水深十九米,舢板四十分鐘可達,其中上大陳南北長五公里,東西寬四點五公里,下大陳南北長二十二公里,東西寬六公里,面積共十五平方公里。

至於一江山島則位於大陳島的北面,分為南一江、北一江兩島,全為岩石,鮮少植物,沒有水源,歷代亦無居民,總面積僅僅一點七五平方公里,北距頭門山島十二公里,南距上大陳約十四公里,西距台州灣三十公里,是大陳島的門戶。而大陳島本身也是山頭林立,地形陡峭,水利不發達,而土地貧瘠,農業不盛。

但是,因為處於廣大的漁場,魚產豐富,居民多賴捕魚為生。傳統上,閩浙沿海海盜猖獗,居民們的安全常無保障。到1950年代,大陳的住民總共也只有一萬七千餘人。

重大的戰略價值

大陳列島雖小,卻有重大的戰略價值:其中大陳島位於大陳列島的中央位置,是上海通往浙江鎮海與福建廈門的必經水道,因此控領大陳島,便可截斷大陸沿海南北的海上交通線,而國軍停泊在大陳附近的海軍艦隊則更可威脅長江口和杭州灣。

據中共方面記載,當年陳毅司令員曾經在軍事會議上報告稱:「從浙東沿海一系列島嶼到福建的金門馬祖……它就像是一條套在我們脖子上的絞索,捆住了我國與友好國家國際交往的手腳……特別是位居於長江口和杭州灣航道的大陳列島,國民黨派兵踞守,其海、空軍經常把大陳作為專門用來破壞、襲擾我方的經濟命脈上海及江浙地區的基地……對正在百廢待興,恢復經濟中的共和國建設和財政收入也造成了很大影響」。

受命整合各游擊隊

中共在統治區內從事暴力的土地改革、階級鬥爭,所以共軍在1949年春夏進占浙江、福建之後,江浙各地許多受害的人民,便紛紛起來反抗。

他們或率其原有之縣府地方團隊,或臨時糾集志同道合的民眾,或就以魚撈生產船舶,組成游擊部隊,亦有原來國軍或交警失敗後的遣散官兵、國防部保密局或其他情治單位原在東南地區之組織等,均成立游擊隊,以沿海島嶼為基地,用游擊戰的 方式打擊共軍,與共黨的地方政權相對抗。

國軍於1950年5月撤離浙江外海的舟山群島後,各游擊隊則又隨國軍撤至浙江東南海上,以大陳列島為基地,北起漁山,南至南北麂、洞頭等各島均屬之,他們在1950年到1951年多次突擊大陸。

但是各游擊隊的基本狀況是:武器殘缺不一,參加人員許多沒有受過軍事訓練,僅憑一腔反共或愛國的熱忱,而彼此之間沒有組織,帶隊官皆自稱司令,有的用國防部所給番號,有的用大陸原來番號,各不相統屬。

而且因為各島嶼土地貧瘠,極為落後,所以有時他們還會為了生活而甚至恃力兼併,或搶奪百姓。臺北陸續派情治人員前往,以便覓機進入大陸,或充實游擊隊實力,但愈益了 解當地各游擊隊必須予以統合訓練,才能發揮戰力。

胡宗南前往大陳列島

1950年底,蔣中正在檢討一年來的局勢發展時,感到缺憾之一即為「大陸反共組織,尤其情報部署,皆不能如計進行,游擊力量亦被匪日漸消失」,於是在 1951年3月決定派遣一年前甫自西昌回臺的胡宗南上將前往大陳列島,並在4 月指示「陸軍應即增撥,並加強工事」,期望將各游擊隊加以組織訓練,然後突擊大陸、俾鬆動中共 統治,至少能牽制中共兵力,減少對臺灣的威脅。

國防部參謀本部則建議大陳守備兵力如何加強一節,擬俟胡宗南到達大陳提出意見之後再決定,而加強工事方面「已經撥了兩個營半永久工事材料,將再運一百五十噸水泥去加強」;蔣同意。

胡宗南(1896-1962)原來在浙江湖州家鄉孝豐縣擔任小學教師,1924年投筆從戎,進入黃埔軍校第一期。認為蔣中正校長是當時國民黨內唯一能打倒軍閥和帝國主義,拯救中華民族於水火的領袖,於是畢業後便一直追隨蔣作戰,參加東征、北伐、平亂、剿共、抗戰、戡亂,以至保臺,無役不與;也因愛兵如子,善於培養人才,作戰常勝,便一路受蔣知遇、拔擢,擔任集團軍總司令、戰區司令長官、地區綏靖公署主任等。

他先前於1949年秋冬從陝西率軍遠援重慶及成都抵擋共軍圍攻,護衛政府及蔣總裁平安遷臺之後,到了1950年3月底才奉命自西昌撤回臺灣,是最後一個離開大陸的國軍高級將領。

調查大陳游擊隊

胡宗南受到命令後,立即著手調查大陳游擊隊情形,7月29日周至柔總長奉蔣中正命、請人代表他前往催促胡上任時,胡便在30日提出了調查報告及初步工作計畫,上書總統,主張將大陳現有的游擊部隊七千餘人納入編制,發給裝備、經費、糧食、被服;組建機動船隊。

而且,在大陳建立碼頭、軍醫院;各島之間建立通訊網路;增派步兵一團、砲兵一連,增發半永久工事的工料;並且增發經費,在大陳建立政務系統、黨務系統等,然後將大陳建為反攻大陸的基地,以在臺灣及香港的大陸沿海各省的三 萬反共義民為基礎,加以游擊訓練,成立野戰挺進總隊,深入大陸建立基地,作為爾後發展中心,以便響應政府反 攻大陸。

胡宗南的報告主旨,就是不但把大陳建成如同金門馬祖的防禦基地,而且要利用大陳的地略,建設成為反攻大陸的基地。但是國防部參謀本部對於大陳的主要功能、和不占國軍人員底缺的游擊隊究竟要如何運用的基本政策未能決定,便向蔣中正簽注意見:

「對於大量裝備經費糧 食服裝艦艇及各項器材之籌措,均極困難」,而訓練義民事,以臺灣的「外交和財政狀況」,「絕無可能」,故只 能(從金門)撥調二個軍官戰鬥團。蔣中正則在周總長的簽呈上批示如擬。也就因為國防部對游擊隊的運用沒有清楚的目標和規畫,胡宗南便沒有出發。

8月間,再由行政院長陳誠親赴胡在臺北的家中商議,胡宗南才決定成行――儘管當時後勤仍未解決,連游擊隊的主副食都沒有著落。鑒於當地是戰地,隨時可能犧牲,胡在出發前還對家人作了交代。

國防部視察組秦東昌

1951年9月9日,胡宗南以「國防部視察組秦東昌」為化名,率領少數舊日同僚於基隆搭乘海軍 209 中練艦出發,同行者包括副總指揮――前第三十六軍軍長鍾松中將(化名鍾常青),政治部主任沈之岳(化名王明),前第五十七軍軍長馮龍中將(化名李奇英),前西安市副市長趙才標(化名趙永復),前第一師師長袁書田少將,前第一軍參謀長張銘梓少將,前第五十五師師長曹維漢少將,前電訊主任王微少將,前保安處長劉慶曾少將,前第五十七軍參謀長胡復威少將,前第一師團長李惟錦上校,醫官許正魁及幕僚楊炳鏞、張政達、蔡美璋、張文伯、伍天祥、蔣燕禮、苗德武、夏新華,袁學善、楊世綸、張書信、李孝泉等人,於 9 月 10 日抵達大陳附近海上。

18 日改乘永修軍艦(艦長王方藺)立即至大陳島以南之披山、洞頭、南麂,以及大陳以北之漁山、一江山各島, 詳細調查各地游擊部隊人數、武器、交通、通訊、生活情 形,於 26 日才上岸,暫住「中華人民反共救國軍獨立第 三十六縱隊」司令兼溫嶺縣長王相義樓上,其餘人士則住 大陳財神廟,多以稻草為蓆。鑒於主要市區在下大陳,胡 乃把軍事指揮部設在上大陳的大嶴里。

江浙反共救國軍的編成

1951年9月,胡宗南巡查大陳各島詳細調查後得悉,浙江沿海為游擊隊占領之島嶼尚有二十一個,各游擊隊共十一個單位,負責人分別為呂渭祥、王祥林、吳澍霖、袁國祥、林篤弇、程慕頤、王相義、張為邦,兵員總共一一九一一人,但群龍無首,衣食缺乏,飢寒交迫;而武器龐雜,口徑不一,彈藥不足,各島上已完成之工事則均不合標準,所用之船舶多係擄自中共之機帆船,船隻差、數量少,總共僅三十五艘,且沒有醫療設備,隊員患病均無處診治,生活用水則均依賴天雨後的山溝積水來供飲用。

各島與臺灣沒有定期航船,亦均無碼頭設備,其間運航端賴漁船,人員物資運抵後尚需用小舢板駁運。由於中共對未能占領之島嶼實施封鎖,斷絕貿易,浙江內陸之各類農產品、商品無法進入大陳及各島嶼,以致各島日用必需品枯 竭,價格高昂,一般民心惶惶。

是以胡宗南於視察完畢後呈報國內,具體建議如何整編部隊,改善補給,強化基地防衛,編三千人為基幹的海上突擊艇隊,增設訓練機構,建立政工制度提升士氣,並建議成立縣政府,強化中國國 民黨黨務,救濟民生,改良漁業等。

核定總指揮部編制

該等建議經呈報臺北後,國防部同意撥補舊軍服、派遣軍官戰鬥團等,另關於船用油料、增設電台及強化政工工作,蔣中正總統亦多予同意;但是,關於撥派陸、海軍部隊,包括陸軍兩個師分至最重要的大陳,以及有居民三萬、物產富庶的洞頭島,並且加運水泥在兩島趕建工事,成立各式訓練班等其他部分,蔣卻都接受了周總長的建議――以臺灣當時各方窘迫為由――未予核准。

另則在10月11日指示從聯勤總部前曾交中央銀行款項下撥付五萬銀 元支助。1951年10月25日,國防部核定了「江浙反共救國軍」總指揮部編制,令胡宗南為總指揮,鍾松、羅列為副總指揮,其下設有參謀長(馮龍),副參謀長(李惟錦)、祕書長(趙才標)、各處處長(袁書田、王微、張銘梓、 胡復威、程開椿),副處長(張政達、李錫福、柴會政),另設有政治部(主任沈之岳)等。

同時,胡宗南在大陳召集各游擊部隊首長,作三日之會議,策定在上下大陳建立軍政基地,並劃分為三個時期來進行:第一時期自1951年九月底開始到年底,以建立軍政秩序為急務;第二個時期是鞏固基地時期,以建立大陳地區防務,部隊訓練,部隊裝備,地方保甲等為主要事務;第三時期是發展時期,以充實反共救國軍兵力,加強大陸情報網,擴大大陸邊沿突擊與海上游擊,組訓島民充實後備力量,發展浙江、福建、江西邊區游擊基地等。

1200人軍官戰鬥團

在各地區司令們的合作下,到了11月下旬,胡宗南和其同僚成功地將淵源各別、難以互助協調的五十多個縱隊、一百多個支隊的游擊隊編成了六個野戰大隊,及一個海上突擊總隊,每個大隊都有四個步兵中隊、一個本部中隊,官兵約一千餘人,其後並將國防部派去、每團有約一千二百人的「軍官戰鬥團」中選派優秀團員擔任各大隊的營、連、排長,教導游擊隊戰鬥技能,並與隊員們共同生活。

第一到第六突擊大隊隊長分別是王相義、王祥林(後為徐驤)、王樞、王輔弼、陳和貴(後為黎克強)、程慕頤,砲兵大隊長為徐驤,海上突擊總隊長初為海軍駐大陳 巡防處長招德培兼任,副司令先後為馮龍、袁書田,招處長及袁將軍調職後便請夏季屏擔任,各艇隊隊長分別為張為邦、袁國祥、陳連林、余宋、王連森及張熙明;指揮部另有特務隊、砲兵隊、工兵隊、偵察隊、電訊處(總機一、無線電台八,及報話隊)。

海軍應歸胡宗南指揮

組織編好,駐地劃分清楚後,胡宗南便認為「大陳前線亦已站住,一切一切皆須從頭做起,重新創造」。臺北方面,在 1952年1月12日的軍事會談中,蔣中正也指示:「大陳方面海軍應歸胡宗南指揮」;3月1日再指示:「溫台巡防處長[即招德培代將]可負責 總指揮部之海軍參謀業務,襄助海軍指揮事宜」。胡宗南請招代將兼任副參謀長,也獲得海軍總部同意。

當時在大陳的守軍,外圍是反共救國軍的游擊隊,上大陳是「軍官戰鬥團」,下大陳有海軍陸戰隊一個團,團長何恩廷(陸官十四期,曾任職西安第七分校,參加抗日、戡亂多次戰役,來臺後曾任海軍陸戰隊司令)。

後來在1952年8月收復南北麂,確實占領之後,為鞏固游擊基地,設置了四個地區司令,自北至南為:漁山地區(分為北漁山和南漁山,在大陳以北六十五公里,總面積一點五一平方公里)以顧錫九為司令;一江山以程慕 頤兼任司令;披山列島(在大陳以南六十五公里,面積 二點三平方公里)調馮龍為司令;南麂(在大陳以南約 一百五十七公里,臺灣以北約二百五十公里,其面積僅次 於大陳,有七點四平方公里)先以徐驤兼任司令,後為曹維漢。各地均組訓民眾,構築工事。(宇欽/輯)

《國運的轉危為安:再探民國政府遷臺初期的軍事與外交(1949-1955)》
作者:胡為真
出版社:民國歷史文化學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