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威論壇2-2》ETF助跌風險猶存 學者提主動型ETF

簡嘉佑 2024/04/17 17:49 點閱 2895 次
北威論壇17日舉辦,眾多學者共同討論「主動型ETF」的優缺點。(Photo by 簡嘉佑/台灣醒報)
北威論壇17日舉辦,眾多學者共同討論「主動型ETF」的優缺點。(Photo by 簡嘉佑/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簡嘉佑台北報導】ETF公開透明、持有的股份又太過相似,外界有「買低賣高」的套利空間,導致ETF投資者常被吃豆腐!中信金首席經濟學家林建甫17日表示,未來樂見主動型ETF問世,能透過經理人策略進行操作,迴避上述的狀況。政大財務管理系特聘教授周冠男則認為,主動型ETF更適合擁有分析判斷市場能力的人。

成分股類似成風險

林建甫指出,ETF有著公開透明,風險分散、交易便利性,還有低收費高流動性等諸多優勢,已吸引許多傳統的主動型投資者,台灣的ETF成長率更創下世界第一,許多ETF在2023年的績效表現也相當良好。

他說,其中高股息ETF備受歡迎,如00919今年漲幅約20%,導致後續民眾大量投入00939、00940等高股息ETF,希望再現00919的績效成果。林建甫推測,現在股票行情已達高點,投資者更應居高思危,配息很難再現過去優勢。

林建甫也指出,目前高股息ETF成分股太過類似,而ETF掛牌前都需進場買進約90%的持股,外界有「對作」、「買低賣高」的套利空間,導致這些投資者被「吃豆腐」。他也說,成分股類似也會出現助漲助跌的效果,一旦出現基本面更動,導致ETF被大量贖回,恐怕加重個股跌勢,進而造成系統性的風險。

推主動型ETF

他指出,因為ETF的手續費比較低,在股市就可以直接購買,所以樂見「主動型ETF」問世。林建甫指出,主動型ETF是透過經理人策略性挑選股票,且於交易所掛牌交易的ETF,能有效迴避投資者被「吃豆腐」的狀況,還能增加直接金融的可近性。

萬寶投顧董事長朱成志表示,主動型ETF加入了人為操作,手續費與管理費都會比較高,績效應該也會更好。他說,主動型ETF是在原有ETF基礎上,除了以產業、規模或地區進行投資標的劃分之外,更加入「企業成長率超過20%」等策略進行重新選股,以優化ETF績效。

周冠男表示,主動型ETF與主動式基金類似,最大差別在於主動式ETF能在股市進行交易,增加交易便利性。他認為,一般大眾更適合被動型或市值型的ETF,而主動型ETF更適合擁有分析判斷市場能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