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者心》談企業的社會責任

施壽全 / 馬偕醫院醫師 2024/04/01 19:26 點閱 2617 次

一般都將事業分為非營利與營利兩大類。前者為公益事工,例如醫療與宗教,在正常狀況下,幾乎等同就是在盡社會責任,而後者則因為主要任務是賺取利潤,有否對社會有所貢獻或至少不造成傷害,成了評估企業良莠的指標。

公司承擔社會責任

從前指標是CSR,如今則是ESG。雖然ESG將治理與環境提出來另計,但公司治理若差,顯然也難以承擔社會責任,環境保護本也是社會責任,所以總歸來說,判斷事業好壞,關鍵都在社會責任。

不過,包括波克夏老闆巴菲特在內的幾位企業領袖,都對上述說法不以為然,他們直言,營利企業責任還是為股東謀利,是否照顧社會或保護環境,基本上是政府的責任。企業若配合政府盡社會責任,是因為政策能對企業有利,比如說,政府本身願投入資源或對企業減稅等等。

有些企業心有善念

有段評論說:「…從化石燃料轉向再生能源,反映了企業的社會責任…這是全球企業目前的共識,無論真誠與否,幾乎都會在公司年度報表中宣示。」

我們不能否認,有些企業經營者的確心存善念,有些則始終唯利是圖,但只要他們的作為能達到照顧社會及保護環境的效果,是出於真心自願或配合政策被迫,根本無所謂。

某金融大亨,進入教堂,是張嘴慈悲、滿口仁義的信徒;一旦返回商賈市場,立刻成了貪婪嗜血、唯利是圖的惡人,這是美國華爾街曾經流傳的知名故事。事實上,的確也有不少人,進到寺廟或教會,是一種面貌,離開了,就換成另一副臉色。信仰並未落實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數時間被閒置在內心某個角落,必要時才拿出來應付一下,如此仍號稱自己「信仰虔誠」,也讓人感慨萬千。

政策鼓勵很重要

總之,有些人其實是壞心眼的,但因故卻需裝成好人,作一些善事,久而久之,好像也習慣了,好像真的變成好人了,如此例子也不錯。

人心好壞在某些事情上差異很大,有些則會受限於客觀條件,作用無法表現出來,企業的社會責任就是個明顯的例子。而什麼是客觀條件?就是政府的政策鼓勵。社會責任源起於政府,掌權者的理念,真的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