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雞蛋產銷改革必須大破大立

醒報編輯部 2023/09/26 11:27 點閱 3303 次
台灣最大的雞蛋產地在彰化,產量佔45%,其次是屏東、嘉義。有8成的蛋雞,生活在痛苦的格子籠環境中,生產環境及飼養方式都落後,且因環境密閉,禽流感傳染速度快。(中央社)
台灣最大的雞蛋產地在彰化,產量佔45%,其次是屏東、嘉義。有8成的蛋雞,生活在痛苦的格子籠環境中,生產環境及飼養方式都落後,且因環境密閉,禽流感傳染速度快。(中央社)

台灣雞蛋價格再度上漲,但雞蛋生產方式長期落伍,產能低落,如果不能大破大立,導入科學化養雞新模式,徹底改革產銷制度;雞蛋現在每天缺口200萬顆,未來將持續擴大,進口蛋困擾難期解決,潛存缺糧危機嚴重,「民以食為天」恐淪於口號。

蛋雞飼養落伍

台灣雞蛋生產30年來沒有什麼改變,方式傳統落伍,72.5%的蛋雞,飼養在窄小格子籠之中,6成蛋雞以上由超過60歲以上的「老阿伯」負責,拖著老邁的身軀,每天早出晩歸,忍耐惡臭,重覆著撿死雞、餵飼料、清雞糞、照顧病雞、撿雞蛋,汰除弱雞,枯燥乏味工作,年輕人根本不想接手投入,做一天算一天,直到油盡燈枯。

蛋雞的生存環境,不可能有歐盟強調「動物福利」的機會,每個雞籠飼養2至4隻雞,三層堆疊,空間狹窄密閉,蛋雞終其一生,連翅膀都無法張開,生活空間狹窄,情緒暴躁,打架互啄羽毛,雞隻受傷是常態,即使有電風扇吹不停,地球暧化,燥熱的氣候,蛋雞喘氣體弱,又怎麼期待有高效率的產能?

產能低落的無奈

蛋雞養的再多也沒用,世界各國平均每隻蛋雞每年生產202顆雞蛋,台灣僅190顆,蛋雞數與人口數比,台灣是1.84比1,即將近2隻蛋雞,才能滿足1個人雞蛋需求,英國只要0.87,法國1,德國0.59,日本1.13,韓國1.4即可。台灣產蛋率只有52%,日本84%,加拿大81%,義大利82 %,美國78%。生產效率落後,數字會說話。

最近AI(人工智慧)吵得震天價響,但是台灣只是在AI零組件生產上分一杯羹,再作為炒股題材。值得思考的是,全球最大的雞蛋生產國中國大陸,如何每年生產5660億多萬顆雞蛋,產量幾達全球35%,餵飽14億人口,在這一次全球禽流感疫情中躲過一劫,維持產能及蛋價,迄今未引起雞蛋恐慌,究竟是怎麼做到的?

養雞自動化

中國大陸現有9億隻雞,最大蛋雞育種中心每年孵化6千萬隻小雞,飼養環境人工智慧自動化管理,溫度、濕度、飼料調拌、餵食、清雞糞,由機器人管理,減少傳統人力達80%,並透過育種基因晶片,在雞蛋階段即可發現優質個體,汰劣存優育種,再透過敲擊聲波,淘汰「壞蛋」,高效率養雞生蛋,創造產能,滿足人民需要。

日本的雞蛋生產素負盛名,生食雞蛋打破「雞蛋不能生吃」迷思,嚴謹的生產管控,科學化高效能養鷄環境管理,沙門氏菌預防,再到雞蛋的嚴格品質管制,從清洗、消毒、外觀檢查、蛋液分析、重量測量、新鮮度掌握、分級包裝,每一個步驟幾乎達到「龜毛」的程度,以充分供應1億2千多萬人口雞蛋需求,享有雞蛋王國的美譽。

大破大立徹底解決

台灣最大的雞蛋產地在彰化,產量佔45%,其次是屏東、嘉義。有8成的蛋雞,生活在痛苦的格子籠環境中,生產環境及飼養方式都落後,且因環境密閉,禽流感傳染速度快,官方統計,去年底至今蛋雞減少4百萬雞,每日產量降至11.2萬箱,每箱200顆,雞蛋缺口每天高達2百萬顆以上,而且看不到改革的隧道亮光。

台灣雞蛋產銷,如果不能大破大立,徹底改變現有傳統落伍的生產模式,導入AI人工智慧化管理,提升產能及品質,未來雞蛋缺口仍將繼續擴大,即使花大錢向外採購,還是無法徹底解決產銷失衡,以及品質控管問題,雞蛋產銷亟待檢討改革,才能落實人民對「民以食為天」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