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旭岑談音樂》眼淚蒸發,溫暖留下

蕭旭岑 2023/07/11 14:44 點閱 3027 次
鋼琴大師齊柏絲坦(Lilya Zilberstein),是少數懂「布拉姆斯之聲」的僅存大師。(作者提供)
鋼琴大師齊柏絲坦(Lilya Zilberstein),是少數懂「布拉姆斯之聲」的僅存大師。(作者提供)

如果眼淚是一種聲音,它浮現於蕭邦的前奏曲中,消逝在布拉姆斯晚年的鋼琴小品裡。

布拉姆斯一生中,總共譜有五套鋼琴小品集,晚年最後的四組鋼琴小品,包含了1892年的《幻想曲,作品116》、《三首間奏曲,作品117》,以及1893年的《鋼琴曲集,作品118》與《鋼琴曲集,作品119》。

浪漫樂派的神髓

這四套鋼琴小品集總共有20首作品,是我聽古典音樂這麼多鋼琴作品裡,形式最質樸,樂思最精練,但情感最濃郁的作品。它彷彿是千錘百鍊,熔於一爐的心靈雞湯,不只是布拉姆斯一生的精華,我認為更承載整個浪漫樂派的神髓。

尤其是1892年1月,最理解布拉姆斯的知心好友賀爾茲歐根堡夫人去世,6月他姐姐愛麗絲也去世,在年老的孤獨與對親友逝去的悲傷下,布拉姆斯寫下這些音符,完全發自本心,坦然面對遲暮之年與死亡的心情。

聽這幾闕布拉姆斯的晚期鋼琴作品,常常會讓我想起小津安二郎的電影:暮色,晚秋,濃濃的懷舊時光,而且還有一絲暖意。那是大作曲家最晚年,對人生回顧的內省之作,映照著自己的一生與整個時代。

晚年高貴的心靈

回想將近30年前考碩士班時,在政大圖書館桌上的奇遇,一張寫著「生命中總有舒伯特無言以對的時刻」的便利貼,年少的我在旁寫下「聽聽布拉姆斯吧!」當時我心中想著的布拉姆斯,就是最晚年那幾首鋼琴小品。

年輕的我感受到的,是布拉姆斯寬廣與欲言又止的音樂,背後顯現的是晚年高貴,澄澈的深邃心靈。

將近30年前過去,自己也到了知天命之年,更深深體會:布拉姆斯這幾首鋼琴小品,是見過人世間多少風雨,最後沉澱下來的溫厚情感,那真正是「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的釋然,對人生抱持著猶疑,懊悔,甚至怨嘆的人們啊,格外需要仔細聆聽。

懷舊寂寥氣息

其中兩首間奏曲,分別是作品117第一首間奏曲與作品118第二首間奏曲,更是這幾首鋼琴小品的精華。這兩首間奏曲,同樣都沒有華美的外型,但旋律滲出不可思議的甜美,與濃郁的懷舊寂寥氣息。

尤其是作品118第二首間奏曲,速度標誌「溫柔的行板」(Andante teneramente),主旋律感人至深,接著以各種和聲重複同一動機的旋律,彷彿反覆追尋、確認,頭尾呼應。這首獻給克拉拉‧舒曼的曲子,混雜著布拉姆斯內斂晦澀、情感綿長的情感,有回憶、惆悵與懷念的情緒,非常豐富溫暖。

陷入紛亂的音樂

1995年9月11日,我在家裡嘗試用笨拙破碎到不行的技巧,在鋼琴上試著彈奏這首曲子,並寫下心得:「今早彈布拉姆斯op.118-2,Intermezo in A minor,我稍微揣測到了他的心境:在曲子中間發展部之處,有一大段越來越陷入紛亂的音樂。顯示布拉姆斯在回憶時的往而不復,可想像在創作時,他閉上眼睛,任雙手在鍵盤上走出他心中的糾結…」

不是每個鋼琴家都可以演好布拉姆斯,但是今年曾訪台的鋼琴大師齊柏絲坦(Lilya Zilberstein),是少數懂「布拉姆斯之聲」的僅存大師。

我推薦她年輕時在DG的錄音,她以和緩甜蜜的歌唱,溫柔晶瑩的音色,彈出了最深情的布拉姆斯,聆聽她的琴音,更深刻領略到布拉姆斯的音樂,會讓眼淚蒸發,溫暖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