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大結構難改變 我應分散風險

呂翔禾 2023/04/18 15:28 點閱 5286 次
政大國關中心18日的研討會上,學者對兩岸關係發展持悲觀看待。(Photo by 呂翔禾/台灣醒報)
政大國關中心18日的研討會上,學者對兩岸關係發展持悲觀看待。(Photo by 呂翔禾/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台北報導】台灣需要更加強防衛意識,並分散中國風險!國關中心研究員劉復國18日表示,抗中聯盟與反美聯盟正逐步成形,台灣維持現狀較能兼顧國家利益與美國利益。國關中心研究員陳德昇也分析,中國在軟、硬實力對台施壓更甚,台灣需更積極分散風險、提升戰鬥能力。國關中心主任寇健文擔心,兩岸關係未來會愈來愈緊張。

對美關係無突破

政大國關中心18日舉行「解析蔡英文總統與馬英九前總統出訪的後續影響」座談會,政大國關中心研究員劉復國表示,蔡英文出訪其實與過去台灣總統出訪一樣,是為了固樁邦交國,但在訪美上雖然與美方看來互動熱絡,但最好也就只是這樣,因此在實質上並未有新的突破。

不過他也提到,台海承受圍島軍演威脅,連印尼都準備要撤僑,顯示台海周圍的警訊逐漸升高,美國也新增軍事基地因應,雖然美國想要恢復與中國外長對話,但中國目前不願妥協,且中國開始檢討貿易壁壘,顯示中國「加強兩岸社會互動,阻斷政治交流」的戰略,加強對台施壓。

形成抗中、反美聯盟

針對我國邦交國,劉復國也表示悲觀,他指出,美國已無力施壓拉丁美洲國家對台斷交,世界正慢慢形成抗中聯盟與反美聯盟,在美中大結構難改變下,台灣要兼顧國家利益與美國利益,目前還是只能維持現狀,馬英九訪中雖在政治上沒有突破,但也提醒中國,兩岸人民還是有共同基礎,稍微和緩近來緊張的兩岸關係。

國關中心研究員陳德昇指出,中國無論在軍事、外交上的硬實力,還有經濟、文化方面的軟實力,對台灣都增加施壓力道,但台灣民意是分裂的,各有42%民眾認為共軍會(或不會)攻台,顯然民眾對於國際局勢並未真正了解,政府在台海風險升高下,更應強化戰備,並提醒民眾因應風險。

政治將決定經濟

他舉例,中國若真的透過貿易壁壘調查進行制裁,對我國中下階層經濟影響很大,兩岸的經濟過去幾年並未落實脫鉤,但未來風險只會愈來愈大,將會是「政治主導經濟」的發展,過去從不會認為台積電會往美國設廠,如今若要台灣繼續維持現有經濟發展,需分散風險與強化戰備。

政大政治系教授陳陸輝則表示,以民調觀察政治情緒可發現,若中國帶給台灣民眾憤怒的情緒,對民進黨2024年選情較有利,若產生恐懼與樂觀情緒則對藍營有利,年輕選民大多支持柯文哲,但很難出來投票;不過政大國關中心主任寇健文擔心,中國已經不想管台灣民意,未來是希望取得兩岸議題主導權。

國共無合作空間

他說明,目前中共是「促統等於反獨」,將促統的戰略地位提升,而國民黨是不統反獨、民進黨是獨,因此過去國共在「反獨」上有合作空間,但如今強調促統下,國民黨也失去發揮的機會,未來兩岸關係恐將愈來愈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