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經微言〉兩岸要融冰 需經貿先行

何策 2023/03/22 16:36 點閱 2602 次

國際政經情勢複雜,普習會簽署未來7年合作計劃,美中關係劍拔弩張,繼飛彈擊落中國氣球後,白宮彈性外交,宣布商務部長雷蒙多和財政部長葉倫將訪中,商討經濟議題,並強調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並未取消訪中。兩岸僵局,台灣應考慮透過經貿往來,降低衝突敵意。

國家之間只有利益

英國前首相邱吉爾的名言「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美中關係亦然。自前任總統川普引爆貿易及科技戰,拜登繼續抗中路線,從歐洲擴大到「太平洋島國抗中聯盟」,抗中成為顯學。美中交惡人盡皆知。

習近平最近在中東斡旋伊朗與沙特復交,並遵循「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戰略原則,本月20日至23日名為促談俄烏停火,實則雙方簽訂合作計劃,確保未來天然氣來源不虞匱乏,為自身利益盤算,顯而易見。

美中關係鬥而不破

台灣方面,宏都拉斯計劃與中國建交,美國派出美洲事務特別顧問陶德,會晤宏國總統卡蕬楚,原本是來協助我國守住邦交,但美國的回覆竟是「美國應該會尊重主權國家的決定」,宏國盤算的經濟利益,並不是什麼機密。兩岸的邦交國何嘗不是都在為自己的利益盤算,何來「長久穩固的友誼」?

美中關係看似水火不容,川普一再加徵中國關稅,無奈2022年商務部公布數據顯示,對中貿易進口額5370億美元,比前一年的5050億美元更高,出口額1540億美元,略高於上一年的1510億美元,貿易赤字高達3830億美元,拜登無奈,只能在國情咨文中強調,繼續集中精力「贏得與中國的競爭」。

美國國債已達31兆美元,最大的債主日本,自1月起,結束拋售美債,反手月增281億美元,持有美債達1.104兆美元,第二大債主中國,連續第六個月減持美債改買黃金,1月再減77億美元,降至8594億美元,創12年新低,造成美債流動性沈重的壓力。此時商務部長雷蒙多與財長葉倫的中國之行,目的為「美國利益」,不難理解。

兩岸融冰 經貿先行

兩岸貿易2022年,中國大陸對台灣出口總額為815.87億美元,年增4.12%,自台灣進口2380億美元,台灣享有1565億美元順差。2023年全球經濟不景氣,前2月台灣出口累計625.6億美元,年減19.2%,進口累計578.6億美元,年減13%,連續6個月負成長,主計總處預估經濟成長率僅2.1%,經濟情勢嚴峻。

不僅進出口貿易衰退,全球金融風暴不止,台灣金融界受創,經濟金融動盪不安,面對最大貿易夥伴中國大陸,兩岸不妨放下意識形態之爭,雙方應考慮加強經貿往來,台灣財經首長如可援美國商務部及財政部長,計劃訪中國大陸之例,打開雙方交流大門,促進雙方瞭解,應該符合雙方利益。

副總統賴清德最近對於兩岸關係,強調「和平保台」,頗值重視。如何降低雙方對峙敵意,不妨參酌美國當前彈性的對中政策,從經貿往來著手,既可增加台灣經濟利益,亦可避免兵燹之災,應該是對台灣最有利的方式,值得政府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