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選舉不只要公平公開 更要正派格調

醒報編輯部 2022/09/26 15:34 點閱 2504 次

台灣民主選舉這麼多年了,如果政黨競爭還停留在民粹、抹黑跟謊言之上,那無疑是可悲至極!

但是為什麼抹黑造謠越來越多,甚至連市長級、總統級的選舉都屢見不鮮,那就是因為政治人物拒絕了格調,媒體記者放棄了專業,與普羅大眾忘記了求真,讓這些灑狗血的劇情,登上各樣正式的政論節目,還被各大媒體爭相報導,(好在醒報一點都沒有)。

這些訊息經過有心人士刻意散播,最後又在民間各樣轉傳、轉述,成為一個墮落的循環,卻沒有一個人可以說自己沒有分。

到底誰在選舉

首先,政治人物無疑要負上最大的責任,今天能夠參選,必然要比一般人對政治更有責任感,對於道德、正義的追求也要比旁人強烈。任何競選團隊當中,最後拍板的必定候選人,除非這個候選人是個傀儡。

但是今天台灣的選舉,卻常常讓人不清楚到底誰在選舉?有許多的民間人士,甚至還不是專職的競選團隊,就利用自己的名氣、專業跟位置,肆意放出各種惡毒消息,明顯的用抹黑來當側翼助選。這樣的人或許是有自己的偏好、對未來的考量,不用負起競選的責任,卻可能因為助選有功,獲致好處。

維持選舉的格調

其次,候選人要有獨立的判斷能力,許多第一次參選的候選人,因為過去沒有競選的經驗,容易為了選票不擇手段,忘記了參選的目的。專業的候選人跟團隊,除了政治專業跟服務民眾的熱情,更重要的是一定要有民主選舉的格調。

選舉就跟競賽一樣,如果連運動精神都沒有了,那就不是比賽,只是一場匹夫的打爛仗。候選人必須要有用勇氣拒絕魔鬼的誘惑,清楚的跟錯誤的謬論劃清界線,同時也要懂得跟造謠人物保持距離。如果躲在幕後,放任有心人士造謠,那其實不叫切割,而是變相收割。

除了候選人之外,包括政黨幹部、政府官員,都應該在爭議言論發酵的當下,澄清或是抵制錯誤的言論。因為這牽涉到政黨提名,也跟社會風氣與正義相關,這不是妨礙言論自由,而是維持選舉的格調,不然就真的是一場等而下之的民粹大戰了。

不要成為謠言的傳聲筒

近來的選舉紛擾中,特別期待看到各政黨的主席,還有總統、副總統跟行政院長等,能夠對於抹黑造謠,又欠缺求證的言論,提出譴責。因為選舉風氣的提升,是關乎全台灣的未來,而不是一黨之利。

第三,在這些抹黑言論當中,媒體常常不知不覺也成了傳播的管道。讓人好奇電視媒體的主管機關NCC,到底要等到甚麼時候才要有動作?台灣的媒體監管一直都有爭議跟雜音,現在不就是NCC證明自己作用的時候?

因為近來的爭議言論,幾乎都是由政論節目發出,卻不見NCC有任何管制。各家媒體也該自覺,不要成為謠言的傳聲筒,媒體應該是把關跟求證,而不是像是街頭巷尾圍觀看打架的群眾,袖手旁觀還不忘拍手叫好,把堂堂媒體受眾擺弄成看熱鬧的小民。

選舉需要轉型

台灣經歷了這幾年的選舉,賄選是變少了,但是這些操弄言論傷害對方,或是混亂社會的狀況卻是越來越多。候選人的學歷經歷是越來越高了,但是對選舉品味的堅持,卻不感覺有相對提升。

台灣的選舉需要進一步轉型,過去要求的是普選跟公平,現在要的是公義跟格調。如果政府政黨不能從自己做起,只會指責別人,那所謂的選舉,只是讓民眾多看幾場吵架,這樣的選舉可悲至極,選民千萬要自我提升,不要讓攪亂一池清水的人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