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憂鬱症就醫率低 衛福部設站諮詢

簡嘉佑 2022/09/12 13:15 點閱 3896 次
圖說:國衛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醫師吳其炘12日於記者會表示,許多中高齡憂鬱症患者出現失眠、飲食失調等,更延伸出「三高」、衰弱症等狀況。(Photo by 簡嘉佑/台灣醒報)
圖說:國衛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醫師吳其炘12日於記者會表示,許多中高齡憂鬱症患者出現失眠、飲食失調等,更延伸出「三高」、衰弱症等狀況。(Photo by 簡嘉佑/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簡嘉佑台北報導】高齡憂鬱症患者逐年增加,恐加劇「三高」狀況!國衛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醫師吳其炘12日於記者會表示,僅約有27%的中高齡憂鬱症患者尋求治療,許多中高齡患者出現失眠、飲食失調等,加劇「三高」、衰弱症等症狀。衛福部專委洪嘉璣指出,政府已在各地設有社區諮詢站與健檢服務,也因應遠距醫療,持續提供視訊諮詢的服務。

憂鬱症恐加劇三高

國衛院院長梁賡義表示,台灣逐漸高齡化,引發老年健康與長照的議題,行政院已於國衛院推動高齡醫學中心,聚焦基礎醫療、社區長照到失智等議題。他說,該醫學中心會提供研究經費,給國內研究者申請,本次高齡憂鬱症研究成果發表會,就是此中心的成果之一。

吳其炘表示,台灣憂鬱症盛行率預估為16.3%,其中中高齡者憂鬱症也有逐漸上升的狀況,但「許多人卻無法釐清憂鬱症與心情不好的區別。」他指出,如果出現無法開心,飲食或睡眠出現變化、負面思考或自殺念頭等狀況,時間持續2個禮拜上,那就是罹患憂鬱症,更提高罹患高血壓、糖尿病或肌少症的機率。

他表示,絕大多數的中高齡者都覺得生活中的醫療資源隨處可即,但一遇到憂鬱症,就會因為沒有病識感、擔心社會汙名化等因素,遲遲不願意就醫,導致僅27%的患者尋求醫師治療。該研究進一步發現,女性、已婚、教育程度較高與有參與社交休閒活動者,接受憂鬱症治療的比例比較高。

治療不是一次到位

國衛院執行長許志成說,儘管台灣近年精神醫療的品質與數量都有提升,但就醫率卻仍然不高。他呼籲,家人只要發現長輩有食慾、活力下降等狀況,就可以尋求醫生的診斷與協助,不要讓家中的長者因憂鬱症減少活動力,反而造成體重銳減或肌少症等狀況。

吳其炘指出,「憂鬱症的治療不是看一次醫生就好,而需要持續性的治療」,然而很多民眾接受治療後,卻在一、兩個月內就停止用藥,易使憂鬱症再度復發,強調台灣「每三個就醫的患者,就能有一個獲得有效的治療」,盼能讓更多民眾就醫,接受協助。

成立心理諮商服務據點

他提出幾點呼籲說,一、社區應強化憂鬱症篩檢,如成立心理諮商服務據點,強化國健署成人健檢等服務。

二、提升精神健康識能,提高公衛知識,讓更多民眾認識憂鬱症。

三、運用遠距醫療,讓不敢擔憂汙名化不願接受進入診所的民眾,也能得到妥善的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