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鳥瞰〉英女王駕崩 英國經濟頓失光芒

李沃牆 2022/09/11 11:29 點閱 2110 次
 圖說: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Elizabeth II)於9月8日於當地晚間6時許駕崩,享耆壽96歲。(Photo from Flickr)
圖說: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Elizabeth II)於9月8日於當地晚間6時許駕崩,享耆壽96歲。(Photo from Flickr)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Elizabeth II)於9月8日於當地晚間6時許駕崩,享耆壽96歲。她是英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王,在位70年間經歷過15任英國首相,後人應難出其右。

經濟隨之衰退

甫上任的英國女首相特拉斯(Liz Truss)形容她是「當代英國的奠基石」,在政治動盪、經濟危機、社會動亂和戰爭中,她為許多英國人服務,成為穩定的燈塔。然而,隨著一代女王的隕落,英國的經濟也將失去光芒,甚至江河日下。

在大航海時代的16世紀末,英國慢慢追上西班牙,加上在戰爭中不斷奪取法國、荷蘭兩國大片殖民地,聲勢日益壯大。在全盛時期,英國土地占世界陸地總面積兩成多,遍及香港、加拿大、澳洲、印度、南非、新加玻等大量土地,地球上24個時區均有大英帝國的領土,故有「日不落帝國」之稱。

曾經躍居金融中心

1760年代,全球第一次工業革命就發生在英國,資本主義及資本家趁勢興起,自由貿易也於焉展開。

值得一提的是,英國於1816年導入「金本位制」,並擔任世界銀行角色。在「金本位制」下,英鎊與黃金掛勾,一英鎊等於7.32238克黃金,英鎊無疑是當時全世界最強的貨幣。1914年,倫敦已躍居成為全球金融中心,英國海外投資達40億,幾乎是西方國家的一半。

然勢隨時轉,英國歷經第一次及第二次大戰後,國庫漸損,財政無力可回天。1945年,英國出口不到戰前的一半,加上大量殖民地紛紛獨立,最終被美國所取代。印證了「世界上沒有永遠的弱國,也沒有永恆的強國」。

1973年1月1日,英國加入歐洲共同體,1993年《》生效後轉變成歐盟。然而,2016年6月24日,英國公投決定脫離歐盟,並開始協商退出歐盟協議,直至2020年1月29日,歐洲議會通過英國脫歐協議,同年1月31日英國才正式脫離歐盟。

面臨重重挑戰

英國成功脫歐後,又遭逢新冠疫情肆虐、政局動盪、首相更迭、英鎊貶值、通膨及經濟衰退,屋漏偏逢連夜雨,國力早已大不如前。在此消彼長下,印度在2021年最後三個月內超越英國,成為僅次於美國、中國、日本和德國的全球第五大經濟體,英國則屈居第六。

英國經濟可謂面臨重重挑戰,包括,一. 倫敦政經學院經濟學家指出,脫歐對英國生產力與薪資造成長期負面衝擊,至2030年勞工年薪平均將減少470英鎊。尤有進者,俄烏戰爭後,歐洲能源價格飆升,導致7月CPI年增10.1%,創下40年來高點,生活成本不斷上升,消費者信心低迷,民怨四起。

二.脫歐,再加上今年聯準會升升不息,美元指數持續創新高,英鎊兌美元也創下自1985 年來最低價位。有道是,貨幣代表國力,英鎊的大幅貶值也意謂英國國力日漸式微。

GDP停滯不前

據統計,英國GDP最近停滯不前。第一季GDP終值為季增0.8%,第二季GDP僅僅增長1%,經調整後,為萎縮0.1%。高盛悲觀地預測,在通膨及貿易逆差擴大,大量支出將惡化國家財政狀況下,今年經濟恐將萎縮3.4%。三.全球競爭力下滑:英國在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MD)發佈的《2022年全球競爭力年鑒》排名第23名,較前一年下滑5名。

當前國內政治社會紛雜與經濟問題層出不窮,國際事務百廢待興,又失去一位可靠穩定的象徵人物;民望偏低的新國王查理三世登基,首相特拉斯能否讓英國振衰起蔽,浴火重生,回到和諧與繁榮?恐怕是戛戛乎其難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