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87》高調行善事?

王建煊 2022/06/25 09:07 點閱 1745 次

大陸首善陳光標曾在2011年春節前來台發放約新台幣五億元的紅包,幫助貧困的人。此人行善喜歡炫耀,喜歡大聲嚷嚷。他在中國大陸發放紅包時,曾將鈔票繫成一捆一捆的,堆起來放在身後,供人拍照。此種行善方式被稱為是「高調行善」,這與為善不欲人知的古訓,自然頗不對調,引起諸多討論。

行善為名聲

《聖經》上記載耶穌對行善的教導,是要大家在施捨時,「右手作的,不要讓左手知道」,高調行善似乎也不符合耶穌的教導。 但是「右手作的,不要讓左手知道」,其真意究竟是什麼呢 ? 耶穌的教訓是 : 不可只為求別人看見才做,,沒人看見就不做。

換言之,不能只為求榮耀自己,只為贏得大善人的好名聲而為,然後在眾人的讚美與感恩聲中,自我陶醉,這樣在天上的獎勵就沒有了。

高調行善的目的,如果是為了增加媒體曝光率,增加曝光率的目的,又在激勵他人血液中愛的基因,讓大家都來仿效,這樣的行善就值得稱許與鼓勵。我們人人心中都有行善的意念,只是有時愛心睡著了,有人搞一搞,愛心就醒了。

陳樹菊效應

台東菜販陳樹菊女士的善行,分別獲得美國《時代雜誌》、《富士比雜誌》及《讀者文摘》等雜誌的表揚,國人引以為榮,視為台灣之光。得獎之事經媒體曝光後,許多社福團體收到的捐款暴增好幾倍,甚至有增加幾十倍的,這種現象被稱為「陳樹菊效應」。人的行善是會傳染的,如果有辦法讓愛傳染到每個人的心中,大家一起來行善,那該是多美的事呀!

有些人看到別人行善得獎或被稱讚,就用放大鏡去檢視,批判別人。就像陳樹菊女士那樣,默默行善數十年,得獎後,仍有人批評她在作秀。有次陳樹菊對一位老顧客說:「你怎麼好久沒來買菜啦?」這位顧客說:「好人都給你做了,跟你買菜,又讓你賺錢,我又不是傻瓜!」見不得別人被稱許,是人類罪性嫉妒的最佳呈現。

我真想問問這些批評別人獻愛心動機不當的人,你們究竟在愛心工作上做了些什麼?

「高額」行善!

有人批評別人,右手作的愛心竟讓左手知道了。如果你問他有沒有犯這樣的毛病 ? 他會大聲回答說:「沒有!」因為他的右手根本沒有行過愛心,哪有不讓左手知道的問題呢?

高調行善可以引發更多的愛心出現,並無不妥。即使是想炫耀自己一下,也無可厚非。就以大陸陳光標高調行善來說,他累積的捐款已逾人民幣13億元,約新台幣60億元。

在股神巴菲特與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到大陸遊說有錢人簽署「捐贈承諾」時,很多人避而不見,但這位陳先生立即響應,承諾死後將財產全部捐出,就是所稱的「裸捐」。所以他雖是「高調行善」,但也是「高額行善」者。這位獻愛心的人,還有另外可愛的一面,那就是很坦率誠實,他說做好事不傳播,會憋得難過。不像一般人,做了一點好事,想要炫耀,又怕閒言,遮遮掩掩的,彆扭又虛偽。

高調行善只要動機良善,沒什麼不好的,但如行之更細膩一點,注意受助人的感受,保護受贈人的尊嚴,那就會更美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