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善用中、美金融情勢 穩定國計民生

醒報編輯部 2022/06/16 12:23 點閱 1860 次

美國聯準會決定升息3碼,幅度創1994年以來最大,顯示美股火車頭角色減弱。大中華區5月消費者物價指數2.1%,人民銀行採取貨幣寬鬆政策,上海證券指數近一個月大漲8%,國際資金流向陸、港股市,台灣身處兩大集團之間,應善用優勢,再創經濟奇蹟。

歐美通膨困境嚴重

歐美經濟深陷通膨泥淖,美國今年第一季經濟成長率萎縮1.4%,遠低於前一季的6.9%,原因是通膨及貿易逆差,原認為通膨利空很快結束,然而5月消費者物價指數8.6%,又創新高,6月估計8.7%至8.8%,影響第十二季GDP下滑至0.9%,距離負值相差不遠。

與美國經濟聯結密切的歐洲央行,為對抗創紀錄的通膨率8.1%,已停止實施多年的刺激措施,釋出升息訊號,希望能阻止物價快速成長,預料將結束資產購買計劃,極可能在7月21日升息,並引導存款利率將在今年第三季離開負值區。韓國央行預料可能連續升息2碼,韓國央行亦考慮再升息2碼,對抗通膨。

美股四大指數道瓊、那斯達克、標普、費城半導體,全部重創下滑,透露投資人對美國經濟究竟會不會硬著陸,充滿憂慮。那斯達克今年以來,已重跌31%,費半大跌32%,經濟衰退重創消費電子產品的需求,手機、PC、電視、板卡的終端需求大減,類股第二季獲利下滑,股價最快要跌到第三季才有望止跌。

陸港股復甦

為拉抬陸、港股市,中國放寬對網路科技公司的監管,使阿里巴巴、百度、京東、滴滴、拼多多,最近一個月股價走強。而蘋果、微軟、特斯拉,同期卻連續下跌。顯示中國政府彈性因應經濟情勢的效率,不容低估。

台灣同時受中、美兩大經濟體影響,如果善用兩邊強弱情勢,截長補短,應有機會安渡難關。以台積電為例,7成客戶是美國公司,營收達7成,聯發科的客戶幾乎都是中國品牌手機,近期台積電小挫0.39%,聯發科強漲4.86%,已顯示中、美兩大陣營經濟情勢,將同時影響台灣。

嚴格說來,台灣當前經濟情勢尚稱平穩,5月CPI年增率3.39%,雖為近十年新高,然以與歐美通膨率相較,差距太大,且台灣經濟體小,政府可運用政策工具多,各部會如果妥善結合國營事業,以及大宗物資企業,並善加運用租稅政策,維持穩定通膨率,再善加援引中國大陸經濟情勢,渡過經濟難關,應不困難。

善用中美情勢渡危機

台股近6成外資是美系外資,今年以來外資賣超台股已達8302億元,資金流向陸、港股市,但是今年以來,跌幅11.79%,相對其他國家跌幅尚屬穩定,美國道瓊工業今年跌幅已達16.02%,那斯達克跌幅30.91%,韓國跌15.89%。

台股集中市場到5月底,本益比12.3倍,現金殖利率4.2%,如加計股票股利將來到4.36%,上市櫃公司第一季營收達9.68兆,比去年同期成長15.18%,上巿櫃公司基本面穩健,同時與中、美經濟體系,維持密切往來關係,應是重要原因。

台灣經濟穩定為重

當前國際經濟、金融情勢錯綜複雜,台灣通膨問題未如歐美嚴重,中央銀行貨幣,升息不應過猛,防止造成人民房貸利率或其他生活成本大增,影響國計民生,並造成企業成本增加,衝擊經濟穩定,至於新台幣匯率亦不宜過度貶值,防止影響進口商品成本,間接推升糧食及其他貨品價格,不利物價穩定。

在股市方面,台股基本面良好,政府應適度透過公股行庫或政府基金,進場護盤,防止經濟櫉窗崩盤,影響人民對經濟的信心,以及企業集資需求,經濟穩定應是政府當前首要任務。

台灣應善用中美兩大陣營經濟現況,截長補短,穩定經濟情勢,安渡40年來全球經濟挑戰,「台灣利益」應是政府最大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