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雜記〉Uber-Eats經濟逼退小吃店

游常山 2022/05/26 14:11 點閱 2148 次

過去做小生意,有一個行業最保險,就是小吃店與餐廳,再怎麼不景氣,民以食為天。但是從Covid-19開始,不准內用的規定對餐飲業衝擊甚大。總算端午節前夕的疫情高峰沒有再限制不准內用,給餐飲業留下一條生路。

但是誰也沒有料到,Uber-Eats也開始差別待遇,讓傳統的台式小吃店黃金時代不再。

外送業者抽成35%

最近與一位在文山地區開廣東粥的中年老闆聊天,我問他為何不與Uber-Eats或是Food Panda合作,他說:「要抽成35%,一碗廣東粥賣75元,我的利潤都給他們了。」他忿忿不平的説到:「Uber-Eats就不敢對麥當勞抽這麼高成數,因為如果抽太多,麥當勞會自己養專屬的外送員。」

原來如此,這正是經濟學說的「談判力」(bargaining power),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麥可波特用「五力分析」講過,廠商與上游供應商、下游顧客的談判拉扯關係。

波特的專業分析,用在台灣本土市場就是「客大欺店」,麥當勞自己夠大,連鎖店規模與品牌力養得起自己的外送車隊,如果Uber-Eats收太多成數的服務費,麥當勞立刻切斷合作關係,來自美國的速食天王外賣服務部門,只要把以前自己培養過的外送體系恢復即可;反之,如果Uber-Eats的服務物美價廉,那麥當勞要維持人員精簡,也樂得與Uber-Eats合作。

失去經營優勢

我剛認識的廣東粥老闆完全沒有這樣的優勢。他本來的生意算盤是:付出比較多的店租,在捷運站附近的商圈,人流保證賺錢;加上文山區是住宅區,上班族小家庭過去會漫步下小山丘來他的店享用晚餐,現在疲累的年輕夫妻多半改訂Uber-Eats晚餐,他的生意被搶走了。

打不過就加入,本來也是當然的商場邏輯,問題是,抽成35%實在有點高,難怪老闆說,利潤都給Uber-Eats賺走了。

當然要利潤高還有一條路,就是在餐點的食材費用上,剋扣菜色的豐富性與份量,這樣當然也可以賺錢,只是這乃殺雞取卵,精明的消費者上過幾次當就會轉店消費,久了這家餐飲店大概也就沒有長遠的利基了。

贏家全拿

多麼類似的規模經濟的法則啊!汰弱扶強,贏家全拿,越是小規模反而越容易被淘汰,難怪過去常有人感嘆超級大都會的生活壓力超大,「台北居大不易」,東京、紐約、倫敦的所有餐飲小吃店,都要有決心活下去,除了食物好吃、店面地段好,價錢不貴,讓食客覺得「性價比」CP值夠高,則回鍋消費,永續謀生的經商本錢就有了。

商場如戰場,只是在過去,台灣何嘗有過Uber-Eats這種世界級的服務業來搶小吃的地盤,過去這些經營餐飲業的基本成功要素,都是常識,現在多了「送餐到家」,背後是國際的競爭對手Uber-Eats公司,用大數據、資訊流管理取勝,螞蟻雄兵般,讓勞累的上班族手機滑動幾下,可以在家看電視輕鬆吃飯。

競爭殘酷

Uber-Eats或是Food Panda這些餐體系,其競爭力鋪天蓋地,侵門踏戶把傳統美食小店逼迫到一定程度。相同殘酷競爭的故事,就好像統一超商7-11、全家便利商店等24小時營業的都會社區雜貨店的營運模式,經過四十年的社會變遷大趨勢下,終於把台灣農業社會時代的「阿公阿嬤柑仔店」全面淘汰。

Uber-Eats的社會效應還有一個:交通安全,也就是外送員的衝快拿績效獎金引發的負面效應。不久前資深作家陳柔縉在淡水自家附近當場被外送員撞飛身亡,引起全台哀悼與熱烈討論,政府出面干預後,總算最近看到以機車送餐的Uber-Eats的外送員,速度沒有那麼恐怖了。這點政府的確該嚴格管理,絕不寬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