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不渝:我的台灣、美國、大陸歲月】(邵玉銘著)連載9

醒報編輯部 2022/04/11 18:54 點閱 1400 次

一九八八年三月,片商要求進口去年獲得九項奧斯卡金像獎的《末代皇帝》影片。此片導演為義大利人,資金來自英國,既無大陸資金,也無大陸演員,只是在大陸拍攝,根據當時政府法規,沒有禁演的理由,新聞局當然准予進口。

但在同時,一九八八年獲得柏林影展最佳影片之《紅高粱》,由於是大陸製作,依據「戡亂時期國片處理辦法」,新聞局無法核准播映,此事立刻引起影劇人士批評,認為新聞局標準不一。根據該一辦法,不僅大陸製作之電影不准進口,台灣、香港電影人員赴大陸拍攝之影片,也一律禁演。

五、「林青霞事件」
這段期間,發生一件被廣為報導的「林青霞事件」。一九八八年三月,立法委員趙少康在立法院提出質詢,說林小姐已經向他請託多次,希望能協助她赴大陸拍攝由白先勇《謫仙記》改編的《最後的貴族》。我答覆時指出,目前行政院只開放探親,並無到大陸拍片的政策,所以新聞局無法開放(註19)。

該片導演謝晉,是上海電影公司專屬的導演。除林青霞外,第二女主角及男主角都是大陸演員,根據當時法令,該片完成後,新聞局無法核准進口。另一個原因是,台灣演員公會堅決反對片商到大陸拍片並僱用大陸演員擔任主配角。

約會林青霞?

記得有次「中華民國演員工會」理事長柯俊雄,帶領該會一批理事來見我。他拿出憲法全文,指其中第十五條有關人民有生存權及工作權等規定,要求新聞局予以保障,不可開放片商僱用大陸演員。

當行政院「大陸工作會報」討論到此事時,經濟部表示,他們並未開放工商企業界到大陸經商,假如新聞局開放業者到大陸拍片,那經濟部將如何說服企業界?在這種邏輯下,大陸工作會報無法同意新聞局開放業者赴大陸拍片。

林青霞是一位愛國心極強的藝人,她曾說過:「我永遠是中華民國國民,無論在哪裡,我都會遵守中華民國法令。」但是在各報影劇版不停報導下,我怕她愛藝術心切而赴大陸拍片,拍片後新聞局又無法同意放映,將使該片陷入困境。

所以,我在同年十月,在局裡約見她並予以慰勉。經過近一個小時的懇談,向她仔細分析新聞局無法同意她到大陸拍片的原因,最後,林小姐講出一句讓我非常感動的話:「我忠於藝術,更忠於國家!」(註20)

註19《民生報》(一九八八年三月二十九日),第十版。
註20《民生報》(一九八八年十月二十日),第十版。

慎重發出更正函

某晚報事後以很聳動的標題「邵玉銘『約會』林青霞,相見歡,不做最後貴族,三千寵愛仍集身,俏佳人才華溢,軟語溫暖失落心」,報導我們的會面,內中還說:

新聞局長邵玉銘昨天以「私人身分」會見電影紅星林青霞,這是邵局長上任以來首次和影人做私人交誼。整個報導用語輕佻煽情,這是開放報禁後,許多影劇版用字遣詞之常態。報導又說,林青霞非常欣賞局長「肯為藝人花心思,不露痕跡的說服功力,讓人折服」等語,這些話語恐又是記者信口開河。

但是這篇報導用「約會」和「私人交誼」等字眼,我怕引人誤會我私下約會女明星,翌日遂以新聞局電影處名義,致函該報,說明我是在局長辦公室,由電影處處長陪見林小姐。這種更正函,我在新聞局四年半任內,還真發了不少封。

影人赴陸拍片解禁

這種依據「戡亂時期國片處理辦法」,造成新聞局處理中外影片進口標準不一的結果,引發電影界譏評新聞局「寧與外人,不與家奴」的批評。我知道此事如不早日解決,民怨更深。

所以,新聞局一再向「行政院大陸工作會報」陳情,要求取消業者赴大陸拍片之限制,並廢止實施三十五年之久的「戡亂時期國片處理辦法」,該會報終於在一九八九年四及五月同意,從此電影界可以到大陸拍片,而新聞局之困擾也終於解除。

再隔一年,新聞局對大陸臨時演員僱用的定義,再加放寬,只要不「擔任主配角」,且非「中共黨、政、軍人員」,亦非「職業性」演出,大陸人士即可參與演出,而不再限定僅能擔任類似「跑龍套」的角色,這樣台灣電影界赴大陸拍片,可以就地取材,一方面可節省拍片費用,二方面又可僱用合適演員,使影片拍得更好。事實上,對這些解禁或放寬措施,我比業界還欣慰,因為它們終於卸下我肩上的重擔。

(待續)

作者簡介:

邵玉銘教授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系,獲美國芝加哥大學歷史學博士。在美國任教於聖母大學、馬里蘭大學、「外交政策研究中心」等機構。在國內任教於國立政治大學(並兼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主任)與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校外公職包括行政院新聞局長、行政院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為「美國在台協會」之對等單位)主任委員等職。

中英文著作數十種。中文著作包括《文學.政治.知識分子》、《中美關係研究論文集》、《國史與國事》、《國際局勢與中國前途》、《留學之路》、《保釣風雲錄:一九七○年代保衛釣魚台運動知識分子之激情、分裂、抉擇》等書。

英文著作包括《一個在華美國傳教士:司徒雷登與中美關係》(An American Missionary in China: John Leighton Stuart and Chinese-American Relations)等書:並在美國Foreign Affairs及英國The China Quarterly等期刊發表論文多篇,名列「美國研究學者」、「國際亞洲研究學者」等名人錄。

本書簡介:

台、美、中三角關係如何在動態中平衡互利?兩岸之間台灣報紙、出版、廣電、電影與文化是如何解嚴的?在貼身幕僚眼中,蔣經國、李登輝、俞國華、李煥、郝柏村的領導風格有何不同?兩岸關係為何一直崎嶇難行、台灣政局為何一直混亂不安?

前後擔任二位總統(蔣經國、李登輝)、三位行政院長(俞國華、李煥、郝柏村)的發言人,前行政院新聞局長、公視董事長與行政院北美事務協調會主任委員的邵玉銘在本書對以上問題提出答案。

邵玉銘就近見證了政策的誕生與運行,許多公開或隱晦的縱橫捭闔,娓娓道來,毫不隱晦。

身為台灣大變局的參與人,在台灣社會、經濟、文化劇烈轉型的關鍵年代,邵玉銘總在政府記者會的麥克風前,發布或解釋重要的政策──解嚴、開放報禁,台灣從此揮別威權體制,走向華人民主與自由典範的試煉之路。

作者:邵玉銘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頁數:460頁 定價:450 元
團購郵撥帳號:01005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