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林打獵春季青年閱讀系列之3〉擁抱自己,追憶似水年華(林曉靖/逢甲大學國貿全英二班)

魏國彥 2021/05/10 14:18 點閱 4058 次

《擁抱似水年華》實則是普魯斯特名著《追憶似水年華》的讀書筆記,作者愛倫․狄波頓用整整一本書的篇幅介紹普魯斯特其人其書。如果說《追憶》是語言精妙值得玩味的陽春白雪,那麼《擁抱》更像是帶有哲思意味的下里巴人。讀《擁抱》讓我遙想《追憶》。

聽從本心,自我對話

普魯斯特無疑是人情練達,世事洞明的。對待朋友出手闊綽,熱情有禮。鑒人細緻入微的程度,就連會看手相的女人瞥見了他的手也會反問:「倒像是你在給我看手相。」

然而,即使是這樣八面玲瓏的普魯斯特,面對自我對話般的寫作過程時,也選擇聽從本心,從寫作中自我對話、認識自己。誠如他所言:「作品是作家另一個自我的產物,這個自我和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那個自我並非一回事。」

我也為「自我」迷茫過。雖說「我與我周旋久」,無意中與媽媽聊天:「當自己重要嗎?」 「當然了,一定要當你自己,因為這個世界全是別人,只有一個你自己。」 她的回答我至今記得。

對待自己的不完美

接納自己,不是拒絕改變或是自我讚美,而是坦然接受自己身上發生過的、擁有的一切, 並包容擁抱這個真實、不完美的自己。這些被我視作不合群、另類的特質,實則是我身上最為自然的東西,如同水流會向下走,如同候鳥要飛回南方,如同春天的後面是夏日。

對待自己的不完美,沒有必要過度自責,懊惱自己為什麼不如外界期待。學會遵循它,也歸容它。是啊,不想附和時候就不附和,不想聊天的時候就沉默,寂寞的時候就去擁抱愚蠢和荒誕,不斷地走出再融入。這不是病,這是屬於我自己的生活方式。慢慢地,我逐漸找到內心的邊界與平和。

寫作對抗似水年華

接納自己,在別人面前才顯出了真實,有了與人相交與相戀的本色。朋友和愛人像一對雙生,好的友情和愛情都值得被千百次歌頌。愛情裏,我們在有盡的人生和無盡的人海中找到彼此。至於是如何相愛,或許至今也還是無法用言語說清楚那些草蛇灰線的故事。

當我們對於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人、自己和社會的關係都會有一個持續而穩定的認知,這個時候,自我接納和自愛的我們才能更好地奔赴下一場山海。

波赫士曾說:「我寫作,不是為了名聲,也不是為了特定的讀者,只是為了光陰流逝使我心安。」這句話一度被我寫在日記本的扉頁。世界在變,人在變,過往就如水上書,唯有寫作可以對抗。普魯斯特的文字雖有幾分意識流,但矢志不渝地用富有生命力的文字, 細膩地捕捉自我對世界的感受,對抗時間與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