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林打獵秋天系列之9》謀殺的邊際效應

魏國彥 2020/11/19 10:01 點閱 4380 次

教科書很難像小說,或許為了引起學生興趣,更多是基於炫學,美國兩位經濟學者─布瑞特與艾辛格─聯手寫推理小說來闡明經濟學的基本原理。

他們以馬歇爾•傑逢斯為筆名(是兩位十九世紀英國著名經濟學家的姓氏組合)發表了三本「經濟學推理小說」,分別是1976年的《邊際謀殺》,1985《致命均衡》,1995年《奪命曲線》。

這三本書的中文譯本由「經濟新潮社」出版,放在「經濟趨勢」系列之中,文以載道的用心非常明顯。「經濟新潮社」宣稱,美國有上百所大學經濟系指定小說為課外讀物。

經濟學家當偵探

他們把小說的主角史匹曼設定為哈佛大學經濟系教授,用的是「經濟學家中的經濟學家」、諾貝爾獎得主傅利曼為原型;他身材矮小,童山濯濯,對每一件事情都從經濟學角度思考,之成為校園謀殺案的業餘偵探,就是因為他是能冷靜算計的經濟人。

基本假設是這樣的:人們基於經濟理性,在兩種方式之間作選擇的話,會選取成本最小,利益極大化的一種。在他們的第一本小說「邊際謀殺」中,有人沒有依照這個理性行事,做了一個比較費事、昂貴的選擇,看似愚笨,其實另有蹊蹺。用經濟語彙說,另有「邊際效應」,就成了經濟學教授破案的思路線索。

發揮邊際效用

這本小說的許多章節末了都加上一個「讀小說學經濟」的方框,像考試中常見的名詞解釋,例如,第一章結尾對於「邊際」做解釋:「一種貨品的邊際效用是指該會品的消費量發生微小變動時所引起的總效用。」

說到理性,不能不提提哲學家康德。康德1724年誕生於東普魯士柯尼斯堡(二次世界戰後被蘇聯兼併,改名為加里寧格勒),1804年卒於柯尼斯堡,一生幾乎都宅在這個城堡中,但是他的著作名揚四海;他以三大批判──《純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判斷力批判》──調和了歐陸哲學的理性主義和英國經驗主義兩大傳統。

謀殺理性批判

我前面文章提到,英國的推理小說家,如柯南道爾、克莉絲蒂走的是經驗主義、歸納法路線,而上世紀後起之秀安伯托•艾可的底蘊是歐陸的理性主義演繹法,現在,我們應該翻開義大利哲學教授葛雷哥里奧夫婦所寫的《謀殺理性批判》,這又是一本「學者染指偵探」的好小說。

男主角是康德的學生、菜鳥治安官史蒂文尼,在1804年被斐特列威廉三世指派到柯尼斯堡偵辦連續殺人案,過程中得到瀕臨彌留之際的康得引領,融合運用了經驗論與演繹法追緝真凶,順帶也挖掘人類行為中理性與非理性的成分,建構了又一個批判──「謀殺理性批判」。

這個批判的文本,被虛構的男主角史蒂文尼毀去,卻點點滴滴地表現在辦案的懷疑與過程裡,寄託著這一對學者夫婦的哲學觀點,小說果真成了「哲學的戲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