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專題之一》國片爭氣 頒獎典禮期待值高

胡幼鳳 / 前台北電影節總監、楊士琪紀念獎主委 2020/11/18 14:46 點閱 4427 次

今年金馬獎頒獎典禮將於21日舉行,這屆金馬獎特別值得關注,因為可以嗅出很像2008年國片因<海角七號>那一波年輕創作者帶來的國片復興氣氛。

國片因疫得福

原本擔心因為大陸及香港的主流電影受政治風波影響而不來參賽,會降低金馬獎受關注的程度,但好在今年台灣電影很爭氣,而來自海外的華語片也有可觀之處,入圍的電影故事題材多元,多部已上映包括:<消失的情人節>、<親愛的房客>、<刻在心底的名字>、<孤味>、<懂胎>、<無聲>,都得到不錯的口碑和票房。

長期被好萊塢片壓著打的國內電影市場,受到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影響,好萊塢大片或改期或直接上OTT平台,反而使國片排檔有較好的機會,而國內疫情緩和,觀眾願意忍受戴口罩看電影,國片被看到和討論的機會比往年熱絡很多,可說是因禍得福,口碑和票房齊揚。

過去金馬獎頒獎典禮,常很尷尬的是很多影片國內觀眾聽都沒聽過,觀眾缺乏參與感,也就不會有太大興趣去關注哪部電影得獎。而今年在這方面有很大的轉變,由正在舉辦的金馬影展的國片放映人潮滾滾,一票難求也可見一斑。

cari

消失情人節入圍11項

今年入圍最佳影片的五部片子,除了蔡明亮的<日子>是形式風格另類之外,其他電影可說都是拍得不錯的商業電影,入圍11項的<消失的情人節>是導演陳玉勳以不同視角拍出輕熟女(李霈瑜入圍女主角)對愛情的憧憬,片中奇幻的攝影及美術設計、主角人物出場方式都令人耳目一新。

入圍9項的<同學麥娜絲>是導演黃信堯改編自己得獎短片<唬爛三小>,描述四位高中同學成長的故事,黃信堯以一貫詼諧的旁白,在<大佛普拉斯>嘲諷台灣政壇官商勾結,在這部片子也嘲諷民眾瘋政治,一旦投入政治就墮落到近乎失去人性的社會怪現象。納豆在片中演出經常出狀況,迷戀昔日校花,卻不願破壞初戀情懷的中年男子,也是他從影來出色的表演。

cari

莫子儀演技爆發

入圍6 項的<親愛的房客>,故事劇情綜合<誰先愛上他的>和<斷背山>,片中男主角(莫子儀入圍男主角)無意中成為情人的小三,又在情人離婚後住進他家成了房客,而兩人在風景絕美的山巔幽會竟發生致命意外,房客在情人母親(陳淑芳入圍女配角)的指責下,扛起照顧遺孤及家庭的責任,在孤寂中的情慾煎熬,及面對國外返家的小叔的謀財侵佔指控,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讓莫子儀有很大的表演發揮空間。

在入圍男主角中令人眼睛也為之一亮的是新加坡片<男兒王>的李國煌,這部描寫失業的總經理不得不屈就成為變裝藝人的喜劇,男主角李國煌變男變女添笑料,舞姿生硬恰如其分,親自演唱則顯現了多才多藝的一面。

香港導演後生可畏

港片<手捲煙>是香港新秀導演陳健朗的第一部劇情動作片,一舉入圍了七項,包括最佳影片、新導演、男主角(林家棟)、美術設計、動作設計、造型設計、剪輯(張叔平、盧煒麟),陳健朗原是由導演陳果發掘的演員,過去在電影電視都得過演員及短片獎項。

這部影片是香港電影發展基金與創意香港資助的「首部劇情電影計畫」第四屆大專組的得獎作品,也是今年香港亞洲電影節的開幕電影,由幕前幕後整齊的卡斯,可見得到香港成熟電影工業的支撐,後生可畏。

蔡明亮導演的新作<日子>,是部挑戰觀眾觀影經驗的緩慢之作,片頭就標明「本片故意不打字幕」、反敘事、全片不到五句的對白、片長127分鐘用了46個長鏡頭、最長鏡頭達20分鐘之久,不用特效、配樂,但片尾有傑出的聲音效果,只入圍影片、導演、音效三項,但是其創作自由度令人咋舌。

孤味陳淑芳受矚目

而最近口碑和票房都有佳績的<孤味>,有望得到觀眾票選獎,也似乎已為女主角陳淑芳舖了得獎的紅毯,綜觀對手中,可以一較高下的應屬陳果導演的<墮胎師>中的白靈,不過白靈的母親角色固然戲分很重,但是並不見得討好。

cari

陳淑芳在片中飾演含莘茹苦養大三個女兒的母親,卻在六十壽宴的那天得到出走多年的丈夫的死訊,原本因壽宴而聚首的家人卻同時得處理喪事,這不是<父後七日>,但是同樣觸及到台灣喪禮令人哭笑不得的一些習俗,各有心事秘密的家人、元配與小三在過程中經歷衝突與和解。

陳淑芳眼波流轉舉手投足都是戲,自然且細膩地演活劇中原本充滿怨懟不平的元配,到豁然開朗,人生不再獨沽苦味,暢然酣唱,讓觀眾笑中有淚,這部編導演水準整齊的片子,能否有機會同時抱走新導演、女主角和女配角(謝盈萱)值得關注。

多元短片題材新鮮

除了演員獎項之外,今年入圍的劇情短片超強,各有勝場,「手事業」描寫社會邊緣人不得不用原始本錢謀生的悲慘,既荒謬又寫實,題材大膽新鮮,片中主角楊麗音的金句「女人的手可以做很多事,但絕不要用來擦眼淚」又充滿勵志況味。

在長片<逃出立法院>灑血漿搞笑不手軟的王逸帆,在短片「伏魔殿」中,更以驚心動魄的暴力場面,突出特色。另兩部<幽魂之境>描寫緬甸童兵兄妹面臨必須相殘的挑戰,已得到台北電影獎的最佳短片獎肯定,<主管再見>則以少年監獄的溫馨友情,得到高雄電影節的肯定。

紀錄片多社會議題

今年的紀錄片探討的大多牽涉到很嚴肅很大的政治或社會議題,其中<迷航>是香港紀錄片工作者追蹤拍攝大陸烏坎地區長達六年的民主運動,村民由充滿希望到絕望,片長三小時。而香港的「佔領立法會」以反送中示威民眾佔領立法會的珍貴畫面,片長46分鐘,卻彌足珍貴的紀錄下歷史。

cari

台灣的<我的兒子是死刑犯>則以加害人家屬如何面對壓力為視角切入,都是相當沈重的題材。唯一以長期私人家族記憶製作的大陸紀錄片<爺爺和父親>,記錄會算命的盲人爺爺和爸爸的互動,昏暗的場景侷限的空間,也不輕鬆。

另外,紀錄片大小長短之爭,誰能出線?也是關注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