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面對中共十四五計畫 台灣應有因應

白丁 2020/11/11 16:43 點閱 4676 次

中共中央第十九屆「五中全會」落幕,十四五經濟計劃出爐,三大重點任務,招招對抗新冷戰崛起,策略完全改變。台灣應儘速調整因應步伐,如果視而不見,5年之後競爭優勢盡失,非常不利。

對美策略見招拆招

中美科技、經貿大戰,甚至演變成軍事對峙,區域封鎖,印太戰略出爐,新冷戰形成。十四五經濟計劃力求轉型,但是中國是台灣最大貿易出超國,如果台灣不因應改變情勢,競爭優勢將消失,豈能不戒慎恐懼?

十四五經濟計劃,三大重點,值得分別討論,台灣應速謀因應對策,否則將快速被邊緣化。分別是:(一)加快擴大金融改革開放,打破外資持股比例限制,促進人民幣國際化,提升證券市場能見度,以及開放債券市場、期貨市場、保險市場、投資銀行等,歡迎外資參與。

台灣金融落後

從中國大幅開放金融市場策略觀察,將對台灣金融界造成極大競爭壓力。長期以來,台灣金融業不論證券、保險、期貨、銀行、貨幣改革等各項業務,都非常保守封閉,而且國營事業佔比太重,金融科技發展牛步化。

新台幣區塊鏈踏不出第一步,如果比較中國發展數位貨幣及人民幣虛擬化腳步,台灣中央銀行根本拿不出成績單,未來人民幣國際化之後,新台幣流通價值將大幅降低,迅速被人民幣取代,政府必須未雨綢繆,儘快推動金融及貨幣改革。

半導體研發是重點

(二)針對美國「卡脖子」清單,彎道超車,尤其是美國封鎖中國高科技產業,包括光刻機、半導體晶片、超算系統(超級電腦)、航空輪胎、航空發動機短艙、觸覺反饋傳感器、手機射頻元件、真空蒸餾機、光學雷達、重型燃氣輪機、iCLIP(單核苷酸分辨實驗)技術,全面啓動研發。

台灣目前半導體科技產業是強項,這也是中國不敢對台灣輕啓貿易戰的重要原因,但是中國傾擧國之力,發展半導體產業,目前IC設計已有相當基礎,晶片生產計劃跳過第一代及第二代晶片製造,直接進入第三代半導體,以碳化矽(SiC)、氮化鎵(GaN)為主材料,補足未來產業對功率的超高要求。台灣不能大意。

(三)面對全球經濟75年來大衰退,以及中美貿易大戰衝擊,中國「兩頭在外」,即市場出口在外,原料來源在外,須快速彌補缺失,十四五計劃推出「內循環」、「國際、國內雙迴圈」,加重國內研發、生產、消費力度,但是仍然保持國際經貿熱度,歡迎外資企業設廠投資,並開放消費市場,促進經濟發展。

民族產業自給自足

中國規劃快速推動「民族產業」,只要自己能夠生產,不再委託代工,因此如特斯拉、蘋果供應鏈,除非台灣擁有無可取代的高端技術,或掌握無法取得之原料,否則訂單都將逐步被取代。這是台灣必須警惕的問題。

中國並新增加北京、湖南、安徽、浙江等四大自由貿易試驗區,累計中國境內自貿區共計已有二十一個。連過去高高在上的天子之城北京,未來也要捲起袖子加入招商引資行列,無特殊待遇。台灣卻連一個自由貿易區都搞不定,利弊得失爭論不休,要如何與中國競爭?

中國十四五計劃,台灣要小心,儘速擬定因應策略,否則5年之後,情勢改變,台灣將無競爭力,後果不堪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