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旭岑談音樂》兒子的睡前音樂─阿瑪柯德

蕭旭岑 2020/09/27 11:57 點閱 2087 次

我願意用這世上所有所有的電影配樂,來換一小段尼諾.羅塔(Nino Rota)寫的《阿瑪柯德》(Amarcord)。真的,一小段就好。因為即使是一小段,宇宙都在裡頭了。

我先前提過,「費里尼+羅塔」的組合,是一生一世的奇遇。當你在費里尼的宇宙航行,跌進尼諾.羅塔的旋律深處,那彷彿最上等葡萄酒薈萃而成的佳釀,讓人沉醉不願醒。其中《阿瑪柯德》的配樂,更是其中最傑出者。

兒子也是羅塔迷

十多年前,買了費里尼大全集的DVD套裝,裡頭附有一張尼諾.羅塔配樂選輯CD。那陣子,我幾乎每天都在車上放,結果,當時不到三歲的兒子,整個被尼諾.羅塔的音樂,或者說「費里尼+羅塔」的音樂迷上了。

那張CD的第一首,就是《阿瑪柯德》的主題旋律。兒子那時才三歲不到,因此他以這段旋律的開頭幾個音「ㄉㄥㄉㄥ」稱呼《阿瑪柯德》的音樂。然後兒子真的徹底迷上了,不但是開車要聽,就連睡覺時,也要有《阿瑪柯德》的主題旋律相伴,才能安穩入睡。

有個熱愛音樂的老爸,兒子在娘親肚子裡時,到呱呱落地之後,隨時都處於有音樂環繞的狀態,古典音樂、爵士樂甚至搖滾樂,都是兒子成長的背景配樂。養成聽音樂的習慣,入睡也會需要有音樂伴眠,兒子的「睡前音樂」換過很多,包括張懸的「寶貝」,Blossom Dearie的「Lucky to be me」等,但是《阿瑪柯德》的主題旋律始終是他的最愛。

大量爵士樂語法

儘管有著極為深厚的古典音樂訓練,但尼諾.羅塔的音樂素質與配器,基本上是比較偏向爵士樂的精神與編制。《阿瑪柯德》的旋律非常美麗,又混雜了濃郁的鄉愁,尼諾.羅塔注入了大量爵士樂的語法及色彩,相當動人。

兒子從出生開始,對爵士樂就比較偏好,我放古典音樂,他往往沒耐心聽完,但放爵士樂,小娃兒都很樂。而尼諾.羅塔的音樂,則幾乎是完美的混搭,不是純粹的爵士樂,但音樂質素更純粹,音符恰到好處,最精粹、也最完美,是最上乘的「大音希聲」,有時甚至讓人想頂禮膜拜。

《阿瑪柯德》自成宇宙

《阿瑪柯德》不僅是費里尼的最高傑作之一,應該也是尼諾.羅塔創作生涯的巔峰。建立在影史經典《阿瑪柯德》魔幻影像之上,他的配樂有著將整個世界都吸進去的魔力。我前面說,我願意用這世上所有所有的電影配樂,來換一小段的《阿瑪柯德》,當然蘊含著我絕對的主觀與偏愛,但確實尼諾.羅塔也寫得傑出無比,足夠到將整個世界都吸進去的程度。

將整個世界都吸進去後,《阿瑪柯德》的配樂,當然自成一個宇宙。寫到這裡,我又要模仿吾友老皮談大指揮家Gary Bertini的馬勒第九號交響曲,來嘗試描繪尼諾.羅塔:「其他的配樂家帶我們進去每個影像的世界,尼諾.羅塔讓我們看到的整個世界的影像。」

尤其是他為費里尼的《阿瑪柯德》所做的一切。謝謝您,羅塔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