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台大醫科不讀 大環境惡化的選擇?

趙南星 2020/05/31 15:52 點閱 3179 次

據日前報導,109學年大學學測的非應屆考生有1萬7000多人,占整體考生的13.38%,比率創14年新高。非應屆考生通常都鎖定醫學系,台大醫學系近年重考生比率達3成5,陽明、成大醫學系的重考生也占3至5成。台南一中今年申請入學有4人錄取台大醫學系,但全是已畢業的重考生。

非台大醫不念

台大醫學系系主任盛望徽表示,台灣長期以來,都將醫學系視為第一志願,加上從醫收入較高,且職涯選擇多元,可走研究、防疫、公衛等領域;補教老師藍天予表示,許多學生已經考上非台大醫的醫學系,但仍選擇重考,因為學醫「非台大不可」。他分析,因為醫生的基本收入是其他行業的好幾倍,醫師的社會地位也高,是所謂的「人生勝利組」,所以考生願意耗費大量時間和金錢,不惜重考。

頂尖人才擠破頭要考台大醫科的現象,或許對個人收入和社會地位有幫助,對台灣社會有何影響呢?

就業保障逐年降低

據知名南韓經濟學家張夏準在《資本主義沒告訴你的23件事》指出,南韓社會也有理組頂尖人才擠破頭要進醫學系所的現象(理組每五個分數最高的大學申請人之中,有四個要讀醫),但因醫師人數供給不斷增加,醫師的相對所得反倒是下降的,況且現在醫療糾紛不斷,醫生動輒被告上法院,為何還是吸引考生擠破頭?

張夏準認為,原因在於政府擁抱最大競爭的市場自由主義,就業保障逐年降低,南韓社會福利很弱,萬一中年失業很難翻身,不如當醫生,狀況再糟也可以成立診所執業,不至於失業。

人才錯置嚴重

缺乏工作保障,傳統觀念的影響等,可能讓年輕人在選擇事業時做出較保守的選擇,偏好醫學或法律的工作。對於個人而言,或許是正確的選擇,但也導致人才的錯置,讓市場無法以最具效率的方式來分配人才,降低整體經濟的活力。

借鏡南韓,反思台灣社會,這擠破頭要進台大醫科的現象,是否也代表著台灣頂尖人才的錯置,影響著台灣長遠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