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防疫雖領先 後期振興顧人怨

蔡孟峰 2020/05/26 16:59 點閱 2463 次

「恭喜中獎2萬元,請先付稅金10%」,從好的方面來說,這是所得稅法對於獲得的獎品或獎金, 必須依規定申報和扣繳所得稅。但也曾似曾相識,是早期謊稱六合彩馬會的慣用伎倆,而現在疫情之後要發放「振興券」,要民眾先拿出1000元才能換得3000元,基本方向太過雷同。

台灣在這波國際疫情以來,建立起防疫的「台灣模式」,在防疫「五月天」5月23日前往屏東示範防疫新生活時,指揮官陳時中指出台灣已經通過「期中考」,也陸續宣布防疫旅遊、安心旅遊和部分防疫措施解封,也就是台灣即將邁入下一階段的紓困和振興期。

振興券一改再改

但是從用外來語的命名「酷碰券」,到5月25國發會主委龔明鑫接受媒體專訪時談到最新版本的「振興券」,光是名稱2個月無法定案,金額、面額、實體券或電子券辦法也一改再改,發現金怕民眾存起來不用,而消費券前朝已經用過,因此不願與之相同。

反反覆覆之後,想出這個振興券「花一千、拿三千、不排富、人人可領」的最新辦法,龔明鑫也說就等行政院拍板確定,一般民眾要先拿出一千元消費才能拿到三千元,中低收入戶、弱勢族群可以免費取得振興券,但是原則上振興券要在實體店面消費,不能在電商使用,作法上相當不接地氣。

互相推卸責任

紓困和振興的措施還沒妥善準備好,一概都說要等疫情指揮中心下達解封的指令,就像勞工申請紓困啟動時一樣,中央和地方互推、申請手續繁雜、審核過程繁文縟節,一片混亂,振興券的發放預料也將迎來另一波申請和使用爭議,在紓困和振興這兩個階段引發的民怨也更多。

疫情重創百行百業,環視國際無一倖免,各國也同樣面臨紓困和振興,誰能夠在疫情受到控制之後,快速振興誰就是贏家,主要也在降低因為疫情造成的損害,並迅速擴大內需經濟恢復元氣,重新站穩,台灣模式只是先贏了上半場,下半場是否能夠攻守並進維持優勢,才是後疫情階段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