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紀股長改名 去威權化有意義

趙南星 2020/05/21 13:03 點閱 2645 次

台東縣教育處行文國中小學,取消「風紀股長」職務,改以其他服務性質的幹部取代。台東縣教育處長林政宏表示,沒有班級組織法之類的硬性規定幹部名稱,此外,在強調愛與榜樣的年代,風紀這名稱過去代表威權的形式,倘若學生用管理的角色和同學相處,容易產生衝突,所以才會把「風紀」這名稱拿掉,換以別的名稱取代,如關懷股長、自律股長,同時將管理班級的責任歸還給老師。

不該讓孩子管孩子

風紀股長主要由老師指派或同學間推選,職責是監督同學有無犯錯,包括上課有無講話、午睡有沒有偷睜開眼睛,都要向老師報告,容易成為同學眼中的「抓耙子」,影響其人際關係,甚至被霸凌。

全教總理事長張旭政表示,認同台東縣教育處的理念,孩子的確不該管孩子,但回過頭來也要思考,班級經營與團體自律如何做到。實務上,教師須開行政會議,甚至臨時有個別學生須送輔導或醫診,以目前一班一導師的情況,勢必會有空窗,建議取消風紀股長後,要與教師討論新模式配套。

整體配套要完整

筆者身為國中導師,樂見校園逐步走向去威權化,但期盼新模式配套要落實,而非光改名就了事。筆者任教學校的模式,或許可供參考:學務處在期初統一集合訓練各班的風紀股長,風紀領回一本風紀日誌,每節下課由風紀給科任老師簽名,並請老師登記上課違規同學(風紀日誌上有詳列各種違規狀況,可用代碼登記,減輕科任老師負擔)。

風紀日誌每天放學前要給導師簽名,並交回學務處,若班上某學生一週被登記超過學務處規定的次數,就會由學務處統一在下週進行罰站或抄稿紙,並通知家長。

如此一來,將每堂課管理秩序的責任歸還給科任老師,也讓導師和學務處能及時瞭解狀況,同時風紀股長的角色只是保管風紀日誌,並非負責糾舉和報告同學的錯誤,自然不會有風紀被同學排擠的情形。

學生來學校除了學習知識,也是學習社會化,如何遵守基本的生活常規,在團體中與他人和諧相處。沒有基本常規,就不會有良好的學習。但要達成這樣的班級秩序,光靠老師是不夠的,必須是學校整體的合作,以及家長的配合。欣見台灣社會逐步走向去威權化,讓校園威權能有一點鬆動的機會,但企盼政府能確實落實後面的配套,而非光改名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