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歲雜談》思念家鄉美食

張祖詒 2020/05/06 17:22 點閱 2419 次

我的故鄉江蘇常熟,是始自商朝而後開啟吳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地處長江下游江南平原的中心,土地肥沃、物產豐饒,是典型的「魚米之鄉」。更因稻米幾乎年年豐收,從南北朝時期就被定名為「常熟」。

蒸菜保持原汁原味

既被稱為魚米之鄉,自然也就成為美食之都,生於斯土的人民,可真有幸得享天賜美味口福。俗語:「民以食為天,食以烹為先」,常熟的祖先們懂得善用天時地利,不論春夏秋冬,都能做出四季合宜的美食佳餚,代代相傳、千百年來常熟烹調的名菜,不遜宮廷的山珍海味。

常熟美食烹飪技藝獨到之處是「蒸菜」,可以說是在飲食文化中最能保持原汁原味的代表作,如春季的乾蒸菜花甲魚、夏季的荷葉粉蒸肉、秋季的大閘蟹、冬季翁府的一品鍋等等,都是歷代傳承的名菜。

常熟菜保守未普及

大概常熟人較保守、較小氣,是捨不得把食譜絕技外傳?還是不懂現代行銷方法?全國各地名都大邑的著名餐館,很少以常熟菜為號召,招徠顧客。像常熟名廚如山景園、王四酒家、鴻運樓等,從未在京滬大城市開設分店,以致老饕們想嚐常熟美食,必須親往常熟方能一飽口福。

童年時愛吃家鄉菜餚,但因求學離鄉背井,之後抗日戰爭爆發,深入大後方,吃盡酸、麻、苦、辣,江南美食只能空留回味。來到台灣雖然大江南北如川、湘、淮揚、閩粵都有名店,獨缺常熟美食。

鼎泰豐有家鄉味

直到十多年前重遊太湖流域,方得再嚐相思數十年的家鄉美味,大快朵頤。但最難忘的,還是幼年時母親親手做的清燉黃鱔和筍乾燒肉,可口又入味,如今只能在夢中追憶。

另外,常熟點心同樣名揚遐邇,其歷史可以遠溯隋唐。由於製作過程嚴守「精在用料、細在做工、雅在文化、食在時令」的教條,所以備受全國食客歡迎。筆者臆測,遍設分店於全球的鼎泰豐,其中不少知名點心可能源出常熟,只是常熟人不擅推廣、經營而已。

由思鄉而憶及飲食,藉此虛幻一飽口福之欲,也算黃昏一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