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見證》孫運璿:永遠的庶民院長

楊艾俐 2020/02/27 13:31 點閱 2327 次

2月15日是孫運璿資政逝世14週年,30歲以下的人可能都不記得他,但是40歲以上的人應該都記得他對國家的貢獻。

我寫的《孫運璿傳》出版30年了,當年採訪他3年所完成的這部書,不只寫下我的新聞里程碑,更從他那裡學習到生命如何去蕪存菁、達到生命本質的純粹性。

在3年的採訪生涯裡,他對我的問題,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從他或憂急或徐緩,或高昂或低抑的談話中,我總感動於一個人對國家、對民族、對人民付出過那麼淵淵、連綿的愛,那是種千山萬水阻隔不了,深處案牘勞形中也念念在茲的。
而從這種愛衍生出的廉潔、無慾、無私,更是當今官場人物可以借鏡的。

孫運璿一生都與庶民在一起,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權貴。他出身山東貧寒家庭,五歲開始,祖父就逼著他要到外面撿馬糞、牛糞做為燃料;他從經濟部前身資源委員會的基層工程師做起,完全靠自己本領與才情得到蔣中正和蔣經國欣賞,步步高升,台電總經理、交通部長、經濟部長,然後行政院長,真正是布衣卿相。

建電廠開啟服務熱忱

他從年輕起就和庶民結緣。22歲,現今年輕人剛踏出校園,孫運璿已經開始到中國青海建電廠。在半世紀後,他還記得電廠建成後,一片光明,民眾追著路燈跑的興奮,也開啟他為民服務的心願。

26歲,現今年輕人還在延畢,他已經帶著騾夫趕著大隊騾馬,穿越峻嶺連雲的秦嶺、大巴山等,從陜西到四川,跋涉千里,把整個電廠設備運往中國大後方,不留敵手。訪問他時,他忽然唱起自己為了鼓舞騾夫士氣自己編的歌,近半世紀後,居然可以一字不差地唱出來。

與鄉鎮長當面溝通

1947年他來台灣率領部屬及台北工專、台南工專(成大的前身)的學生,南北奔波,在三個月內修復全台電力,家家有電,工廠得以運轉。那年,他才33歲,也更奠定一生要為庶民服務的心願。

1979年上任半年後,他召集數百位鄉鎮長齊集台北市僑光堂,這是光復後第一次,來自最基層的鄉鎮長可以越過六、七個層級,面對面與中央首長直接溝通。

身著淺藍色青年裝的他,戴著眼鏡,一再表示希望他們能暢所欲言,自己更是聚精會神傾聽每一位發言,或翻看屬下準備的資料。「政府不怕問題多,只怕不知問題之所在,」他說。

而這位庶民院長終生也保持勤儉習慣,記得第一次採訪,是個秋日下午,庭院仍枝葉青青,孫資政著一襲暗紅色夾克,孫夫人則是著灰條洋裝,房子是公家建的,他們用的器物儉樸異常,孫資政面前放了一杯黃蓍水(一種刺激神經末稍的藥物),玻璃杯上用筆畫出該喝的刻度,這種有刻度的量杯應該隨處可買到,但是他能將就將就,那個杯子在採訪三年期間,始終放在他面前。

20多年復健生涯

一如人間尋常百姓,孫運璿曾經度過很艱苦的日子,縱使做院長期間,收入都是一板一眼的「公務員」待遇,退休後,拿了120萬退休金,在當時房地產一片狂飆聲中,在台北大概連五坪的地都買不到,但他從沒發過怨言,只說:「夠了,夠了,有退休金已經不錯了。」

1984年中風後,孫運璿沒有安享退休年歲,展開長達二十餘年的復健生涯,過程痛苦且枯燥。每天舉手、走路、操練手指,和他多年來叱詫風雲,不可同日而語。但他始終如一,做不到的,他會對復健師說,「給我幾天,我會做到。」並且說「不要把我當院長,你們怎麼要求別人,就怎麼要求我。」

我那天看到他,汗水從他新長的頭髮裡滲出,黑白交錯、氣喘吁吁,字字話語堅定,這才是生命力,在歲月不靜好的年月裡,更顯其可貴。

2006年1月底,我到榮總去看在加護病房的他,我只能隔著玻璃,看他半睡半醒間,似乎正在為自己93歲的人世,做最後一番省視。我忽然體悟,富貴如浮雲,生命雖脆弱,但一個人平生做事堂堂正正,廉潔自持、不計算政敵。晚年可以細數往事,心安理得面對死亡,這不是任何榮華富貴可以取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