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堤難防洪水 後退管理成解方?

林祐任 2019/12/24 17:39 點閱 21046 次
面對全球暖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除了修築堤防之外,在德國、英國等國出現了「後退管理」的方法。(Photo by Geograph)
面對全球暖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除了修築堤防之外,在德國、英國等國出現了「後退管理」的方法。(Photo by Geograph)

【台灣醒報記者林祐任綜合報導】面對全球暖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除了修築堤防之外,在德國、英國等國出現了「後退管理」的方法,將海堤向內陸撤退,以讓洪水宣洩在洪泛平原上。然而專家指出,最大的困難在於說服一般大眾放棄自己原來的家園,不過紐約的史泰登島卻是例外,居民主動要求政府買下土地他遷。

後退管理難被接受

根據《德國之聲》報導,在德國北海岸的堤防綿延不絕,最高可達8公尺而厚度也有5公尺,而新修築的海堤愈來愈高,為的是防範海平面上升超出科學預測。負責維護堤防的泰姆斯表示,他們在此地已生活了數百年,知道如何與海共處,對於堤防的狀況他毫不擔心。

另一方面,北海岸的城市胡蘇姆卻採取「後退管理」的方法面對海洋,將堤防縮短、降低、向後撤退,或是擴大洪泛平原的面積,讓洪水有更多地方宣洩。世界自然基金會的主任羅斯納坦言,後退管理的理念很難說服一般大眾,對大多數人來說,讓洪水侵入自己的家園而非阻隔於堤防之外,是想都不敢想的情景。

然而胡蘇姆市長施米茨也表示,面對節節上升的海平面,後退管理是最好的辦法。他預估未來將出現強度更大的降雨,對此必須放棄部分農地以作為洪泛平原,不過他也提到,要求地主讓出自己的土地和家園,很可能會激起反彈。

還地於大自然

在北海另一邊的英國蒂斯河口,向來是石化產業和核能發電廠的重鎮,近來頻頻遭到洪水的侵襲,以至於有時得被迫關廠。英國土木工程師學會的里比指出,當他們把堤防往後撤退,廠房就能夠免於洪水的威脅,甚至在洪泛平原形成了海豹等動物和植物的棲息地,因此他將後退管理形容為「與自然合作」的方法。

後退管理最大的困難或許是人民搬遷的問題,特別是當海岸邊住滿了人,然而,紐約的史泰登島卻是個例外。因2012年受到颶風珊迪的摧殘,島上9成的居民主動要求國家買下自己的土地,如今島上大部分的地區已還給大自然。《德國之聲》指出,在印度孟買,政府則是嘗試復育被人類破壞的紅樹林,並禁止在海邊傾倒垃圾,以減緩海平面上升帶來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