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人物生命觀之二》懷念李濟 中國第一位考古學家(楊艾俐 )

楊艾俐 2019/10/08 12:20 點閱 2295 次

年輕時就做記者,我訪問過很多民國初期的學者,深感他們的恢弘氣度,翩翩風采,融合中華文化的謙和和西方文化的細密。

著名考古學者

中華民國著名考古學者李濟,我印象很深刻,那時我們都是小記者,不愛做功課、研究,到了該採訪的時候就到場,完全不知道他的背景。李濟極為嚴厲,覺得問題不好,馬上就板起臉來,讓記者下不了臺,當時背叛性極強的我,覺得這位老先生為何如此神氣,年齡大不應該更睿智、慈祥嗎?

這位老先生一直對晚輩如此嚴厲,但只有這一次採訪,我也懶得再去研究他,後來採訪都是涉及經濟及企業,就沒有費心了,他也於1979年過世。

安陽文化發掘人

後來到了大陸,偶爾看到鳳凰電視台播出李濟專輯,我才想到我訪問過他,趕緊再上網查,才知道李濟是「中國考古學之父」。曾主持震驚世界的河南安陽殷墟發掘。

他是我們歷史課本上屢屢提到的安陽文化發掘人,那裡出土了兩萬多片甲骨文的龜甲,自此殷商文化由傳說變為信史。來台灣後,他發現13行遺跡,由於台灣長期以來著力本土化,他低調,很少在媒體吹噓他的考古事蹟,大陸則視他為「國民黨餘孽」,成了被兩岸都遺忘的人類學家。

新知識典範

我研究他的經歷,深覺自己坐井觀天,李濟和所有民初精英一樣學養豐富,而且身處的年代,是一個舊典範崩毀、新知識典範建立的關鍵年代,他也志在改變社會及國家。

1918年,李濟畢業於清華學堂,後前往美國留學,上麻省克拉克大學,攻讀心理學和社會學碩士學位,1920年,進入哈佛大學人類學系,受民族學家羅蘭•狄克森與體質人類學家恩斯特•虎頓指導,於1923年完成論文《中國民族的形成》,從而獲得人類學博士學位,1929年接手董作賓的職務,領導日後十年的殷墟發掘工作。塑造了中國考古學學術體系的雛形。

為守護文物而犧牲

除了他在學術上的成就外,李濟最讓我敬佩、傷懷的是在抗戰時期,他守護著安陽文化的出土文物,帶著學生和少許民眾將其從北方遷往重慶,費時三年,不單是星夜兼路,加上旅途艱險,他的小女兒不到五歲,在途中得到傷寒死去,大女兒也在抵達重慶附近的李莊不久後過世,只剩大兒子。為維護中華文物如此犧牲家人,令人唏噓。

文物在哪,他在哪

他在挖掘古文化時,和考古隊員立下規矩,不得收藏古物,以示清白,並為幫助挖掘的鄉民樹立典範。在蔣介石的「搶救學人」計劃中,他說:「文物在哪裡,我就去哪裡」,毫不猶豫地上了飛機。

他的兒子李光謨同情共產黨,不願意撤離,父子倆除了1960年在珠海拱北關,隔著關閘見了一面,終生沒再相見,李濟過世後,他的兒子四個月後才接到訊息。

而李濟終生信守自己立下的規矩,過世後,學生發現李濟家裡沒有古董,只有故宮贈送的幾幅複製畫,藏書三萬餘冊,沒有一本書是善本書(善本是一種關於古籍、手稿、文獻等紙質出版物),真是一代典範。

桃李滿園

來到台灣的李濟,婉拒了美國多家大學的長期講學邀請,將餘生獻給了兩大事業:一是篳路藍縷,建立、興盛起台灣的考古。他出任中研院史語所第三任所長,後又兩度代理中研院院長。他創辦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大力推進對台灣的考古工作。

他桃李滿園,上古史權威著作等身的許倬雲就是他學生,改革開放後給大陸考古帶來深遠影響的哈佛大學教授張光直,也是李濟在台大的高徒;李濟到台灣後過繼的內兄之子李光周,後來也在台大、哈佛得到考古人類學博士,並繼承了父親衣缽,執教台大。

至今仍愧對李濟

我這幾年回憶,那時訪問他,空手而去,空手而回,實在入寶山而坐失瑰寶,那時代的文人不僅有自己的專業知識,更有通達開闊的胸懷。

加上我那時不懂他那種國仇家恨,望斷家園的情感,為了保護古物,犧牲了兩個女兒,來到台灣,看過大江大海的他,是否有著偏安天涯一角的惆悵?作為記者,我應具豐富同理心,想到此,我至今還覺得愧對李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