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網路假消息陰魂不散(張瑞雄)

張瑞雄 2019/07/30 13:51 點閱 24142 次

今年是人類登陸月球50周年紀念,大家不知道的是今年也是互聯網(Internet)發明的50周年紀念,這半個世紀來,人類的生活產生了極大的變化。在這些變化中,我們看到科技,尤其是網路,對人類帶來的好處與便利,但是我們也看到網路和科技所帶來的隱憂。

網路成罪惡溫床

1960年代美國國防部高等研究計劃署(ARPA)出於冷戰考慮,希望在核戰後能有一個可以存活的通訊系統,因而建立了一個稱之為ARPANET的網路系統,然後將此網路也提供給學術界,後來更提供給商業界,於是發展到今天的規模。

當初設計互聯網的科學家希望網路是為了人類溝通的更加快速和方便,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網路今天也變成罪惡的溫床,各種詐騙、謊言、霸凌和假消息隨著網路四處流竄,變成現代社會的一個嚴重問題。

陰魂不散的假消息

從好的一方面來看,資訊的透明是民主政治一個很重要的元素,當政府或官僚無法掩蓋任何消息時,權力才能得到監督和節制。互聯網的發明和發展的最大貢獻就是讓資訊可以在網路上快速地流通,讓政府的任何資訊封鎖、愚民、煙霧彈或聲東擊西等策略不容易奏效。

反之來看,假消息亦可以透過網路迅速的流通,即使經過澄清亦然。麥克阿瑟曾經說過「老兵不死,只是逐漸凋零」,而假消息也是不死,它們更不會凋零,只會陰魂不散,例如一個有關板橋收容所的各式純種名犬認養的假消息,即使經過多年,仍在網路上四處流竄,且還是有人當真。

假消息不像動物,有個窩或巢,把窩巢摘除消滅之後,基本上就可以安枕無憂。假消息即使查出來源或已經澄清,它還是隱藏在網路的某處,會隨時出來,而且像感冒病毒一樣,四季都有,時常變形,防不勝防。

互聯網讓政治更透明

各國政府通常對假消息是恨得牙癢癢的,有的試圖控制網路或封鎖消息,但任何封鎖的舉動反而會造成民眾對此內容的好奇,而且大家可以輕易地透過網路的各種APP得到消息,其結果通常是封鎖後想看且看到的人反而更多,不僅沒有效果,且要承受警察國家和網路箝制的惡名,得不償失。

美國電子邊疆基金會的創辦人吉爾摩就曾說過:「互聯網視內容箝制為網路故障,會找另一條路繞過它。」

最後大家應該謹記英國作家蕭伯納的一段話,「檢查箝制是為了避免人們挑戰現有的概念和機構,而所有的進步都是起源於挑戰現有的概念,完成於取代現有的機構;所以社會要進步的第一個要務就是要根除檢查箝制。」互聯網的發明讓資訊可以暢其流,讓消息更容易散布,也讓政治能夠更透明,更進步,善哉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