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跑經濟學及其他(游常山)

游常山 2019/04/16 11:06 點閱 4521 次
在台灣開普通房車的人,也不算窮人,但是看到一輛輛超跑,不平之餘,只有加額買點超額險,來安心並且自保了。(本報資料照片)
在台灣開普通房車的人,也不算窮人,但是看到一輛輛超跑,不平之餘,只有加額買點超額險,來安心並且自保了。(本報資料照片)

19世紀美國東岸上流社會一批有閒階級,透過亂花錢、炫耀己身的奢侈品,展現身份地位,同時也脫離正常人的勞動關係,輕視升斗小民的生產貢獻。

不知不覺,台灣進入貧富差距拉大的社會,台北街頭經常看到超級跑車,實在讓人精神緊張,何以台灣這樣蕞爾小島養得起這麼多買得起超級跑車的富裕家庭?不免讓人感慨系之。

所得高,非來自薪資

當過國科會主委的中央研究院院士朱敬一曾經有做過一個研究,發現在台灣所得越高的族群,其薪資所得佔個人總所得的比例越低、資本所得的占比越高。用白話來說,台灣最有錢的前五分之一的有錢家庭,76%的所得是來自薪資;若是前0.1%的富豪(也就是開得起超跑的人),僅有28.9%來自薪資,其餘都是來自資本所得,也就是錢滾錢的資產交易(以有價證券的股票和不動產居多)。

當社會上底層都在領時薪、並且為勞動部的新政、自2019年起台灣勞工的基本工資時薪,從每小時140元台幣提升到每小時150元而高興的時候,社會上有一小撮人的財富如此驚人,怎不令人憤恨難平?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難怪連好萊塢這樣喜歡踵事增華的電影工業群聚,談到人性的反思,也要推出【天才雷普利】這樣貧家兒眼紅富家子憤而謀殺的社會劇,這樣血淋淋的寫實故事,從二百年前法國大文豪雨果的【悲慘世界】以來,文學史上迭有佳作。

全球化之過

然而為何整個全球化的趨勢,卻是越來越為貧富差距的正當性而鋪路呢?已故的美國經濟學家、哈佛大學教授高伯瑞曾經在代表作【富裕的社會】(The Affluent Society),探討美國1958年那個剛取代英國成為世界霸主時候,美利堅的權貴階級,如何讓那個時代的社會,民間富裕但公共部門貧窮,而彼時隨著新大陸的貧富差距擴大,美國社會的奢侈品大量應運而生。信用卡就是那個時代的產物。

隔著太平洋、過世多年的高伯瑞的論點,彷彿預言六十年後的台灣。博士學位在加大柏克萊分校近社會主義思想的環境攻讀,農家出身、身長近二米的高伯瑞當過甘迺迪政府的美國駐印度大使,好好地當個哈佛大學教授享受清閒之樂就好,他為什麼選擇印度這個貧窮而又龐大的民主國家去當大使?可以看出這位偏左派的經濟學大師的別有懷抱,難怪他看不順眼美國當時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而要撰寫專書來砲轟。

有閒階級論

另外一位前輩經濟學家韋伯倫出版於1899年的「有閒階級論」(The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的主旨可能更接近台灣的現實。韋伯倫提出「炫耀性消費」(conspicuous consumption)的理論,詮釋19世紀美國東岸上流社會的膚淺和不義,這些有閒階級,透過亂花錢、炫耀己身的奢侈品,展現身份地位,同時也脫離正常人的勞動關係,輕視升斗小民的生產貢獻。並且,這個階級的消費習性將會影響其它階級,無形中成就一個虛擲時間、浪費金錢的變態且不義的社會現實。這樣一個新名詞「有閒階級」,來為暴發戶階級,解釋其荒謬炫富的行為時,真正讓我們體會到:人天生不平等,就像在台灣開普通房車的人,也不算窮人,但是看到一輛輛超跑,不平之餘,只有加額買點超額險,來安心並且自保了。

聖經上提醒人們不要貪愛錢財說:「倚仗自己財物的,必然跌倒。」(箴言十一28)又說:「他施捨錢財,賙濟貧窮;他的仁義存到永遠。」(哥林多後書九9),頗值得有錢人深思。

圖說:在台灣開普通房車的人,也不算窮人,但是看到一輛輛超跑,不平之餘,只有加額買點超額險,來安心並且自保了。(本報資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