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面琵鷺基因解碼 台灣保育跨大步

呂翔禾 2019/03/07 18:59 點閱 28480 次
(左起)李壽先老師研究團隊代表葉佳芬、特生中心姚正得副研究員及所長楊嘉棟 (Photo by 呂翔禾/台灣醒報)
(左起)李壽先老師研究團隊代表葉佳芬、特生中心姚正得副研究員及所長楊嘉棟 (Photo by 呂翔禾/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台北報導】冬天,台南七股常出現黑面琵鷺的身影,或許民眾沒有太認識它。農委會特生中心與台師大李壽先老師的聯合團隊,在歷經兩年多的研究後,於7日公布解開黑面琵鷺的基因序組,讓台灣的保育里程又往前邁進一大步。

一度剩不到300隻

「希望透過基因、物種以及生態系三方面進行生物多樣性的維持,展現生命的力量。」特生中心主任楊嘉棟說,黑面琵鷺在30年前首度調查,當時數量不到300隻,如今全球已經逼近4千隻,可見保育行動對於物種保存的重要。

cari
透過解碼黑面琵鷺,可以將相關技術應用在其他物種。(Photo by 台南市野鳥協會郭東輝)

特生中心副研究員姚正得表示,透過黑面琵鷺新鮮的血液樣本,再加上過去的資料,完整解開了黑面琵鷺共12774個基因數。他們在研究中發現,黑面琵鷺在1萬8千年前可能曾達到6萬多隻的數量,但後來經過戰爭與DDT的使用,才會減少成不到300隻。

基因解碼為保育趨勢

他表示,特生中心透過基因組的重建,並與為黑面琵鷺的近親皇家琵鷺進行比較。皇家琵鷺廣泛分布於澳洲等地,目前數量仍高達10萬隻,比黑面琵鷺數量還要穩定。一個物種數量越多,就容易有更高的遺傳多樣性,對於環境的適應力也越強。

cari
黑面琵鷺(Photo by 台南市野鳥協會郭東輝)

姚正得說,全球基因組解碼是目前國際的保育趨勢,透過瀕危物種解碼,有助於瀕危物種的環境適應能力,而黑面琵鷺在經過研究後,發現目前已有脫離近親交配導致數量減少的瓶頸。顯示黑面琵鷺的數量增加的同時,基因多樣性也有增加。

保育路仍長

姚正得提到,目前全世界將近4千隻的黑面琵鷺,有3分之2會在台灣過冬,可見台灣本來就應該第一個解開黑面琵鷺基因的秘密。

cari
黑面琵鷺(Photo by 台南市野鳥協會郭東輝)

不過現在面對的問題是,由於地層下陷等因素影響,許多原本農委會規劃的保育地卻不是黑面琵鷺分布最多的地方,如嘉義布袋、台南土城等,而因鰲鼓溼地的所有權屬於台糖,相關的保育規劃與部會溝通,還有一大段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