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酒駕消失 學者提3不原則

張朝瑋 2019/02/26 16:43 點閱 26287 次
對於酒駕治罪到底該怎麼修法,國民黨25日召開公聽會聽取學者意見。(photo by 張朝瑋/台灣醒報)
對於酒駕治罪到底該怎麼修法,國民黨25日召開公聽會聽取學者意見。(photo by 張朝瑋/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張朝瑋台北報導】針對屢見不鮮的酒駕事件,到底該怎麼處罰及預防,交通部表示會於25日的會議中討論,同時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也召開公聽會,聽取各方意見作為修法參考。與會學者均認為,比起嚴刑峻法,如何教育民眾不再有酒駕的心理才是最重要的,中央警察大學教授蔡中志更提出3不原則:不敢酒駕、不必酒駕、不能酒駕。

3不原則

在公聽會上,蔡中志表示現在的修法往往是見樹不見林,要徹底遏止酒駕,整體配套措施跟民眾基礎意識才是最重要的。修法方面除加重罰則外,他建議可參考日本在遏止酒駕上有所謂的連坐法,只要當事人酒駕,提供酒跟提供車的第三者也一併受罰,藉由此方式讓旁人監督,避免酒駕情事。

他進一步提出3不原則:不敢酒駕、不必酒駕、不能酒駕。首先是透過嚴刑峻法,讓民眾不敢酒駕;第2則是完善大眾運輸、酒後代駕等措施,使醉酒者不必酒駕;第3是藉由連坐法或是酒駕檢舉獎金等形式,讓社會大眾共同監督,讓酒駕者無所遁形,不能酒駕。

中信金融管理學院副教授詹德恩指出,之前媒體統計,酒駕量刑中低於法定刑者高達72%,會出現此一情形是因為刑法的制約。但比起酒駕處罰,更重要的是酒駕文化的問題,一直把人關進監獄關到死無法解決問題,因為酗酒跟毒癮一樣都是一種疾病,他建議或可比照管理性侵犯的方式,用電子監控讓酗酒者勒戒,以解決問題。

重罰違反比例原則

而針對酒駕致死者治罪是否可處死刑的議題,文化大學教授吳盈德則憂心,此舉一來違反法律的比例原則,再來反可能增加肇事者為躲避刑罰而逃逸的情況,而且即使可處死刑,法官要不要下此判決也是一個問題,他認為酒駕者往往無法控制自己的酗酒情形,再多的嚴刑峻法也只是緣木求魚,最重要的還是如何預防。

國民黨立委吳志揚認為,酒駕的修法有其急迫性,尤其是此次會期過後,下屆會期就會因選舉議題而使各項民生法案無法順利推行,因此一定要加速推動修法,也呼籲各界踴躍發表自身看法,提供立委們作修法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