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主法》問題多 醫改會:打空戰?

柯映青 2019/01/07 17:46 點閱 15077 次
《病主法》上路諸多問題仍待考驗。(病人自主研究中心提供)
《病主法》上路諸多問題仍待考驗。(病人自主研究中心提供)

【台灣醒報記者柯映青台北報導】專法好事多磨?《病人自主權利法》6日正式上路,但北市聯合醫院醫務長何清幼以及醫改會董事長劉淑瓊都坦言,政府對《病主法》宣導和低收民眾諮詢費沒補助配套;伊甸基金會董事長成亮也指出,預立醫療照護諮詢人員與家屬宣導最困難在於訓練「溝通」技巧,這都還有一段長遠的磨合期。

詢問民眾增多

北市聯合醫院醫務長何清幼表示,聯合醫院是試辦《病主法》的醫療單位,經過媒體報導後詢問民眾增多,目前已經有7組家庭預約。何清幼表示,會來諮商的民眾大都經歷過至親昏迷搶救的折磨,尤其為家人決定不要實施電擊,反遭親友質疑「為何放棄?」希望自己在意識清楚時「白紙黑字」寫下醫療決定,讓家屬遵照其意願執行。

何清幼表示,諮詢民眾對於醫療團隊專業解說後更清楚了解善終的權利,每小時約3千5百元諮詢費「很值得」;但也坦言,諮詢小組由醫師、護理師和社工師3人組成,每次諮商約1至1.5小時付出成本很高;但對中低收入的家庭來說卻會覺得貴。

目前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運用社福救濟金,補助中低收入戶,第1人諮商2250元,第2人每人800元。醫改會董事長劉淑瓊指出,大家樂見《病主法》上路,但整體資源有限之下,政府補助還沒到位,則呼籲政府若長期推動專法,仍需加速擬定對經濟弱勢的補助配套。

宣導應細膩客制

伊甸基金會董事長成亮則坦言,《病主法》鼓勵大家「早點寫遺囑」,但是對一般民眾、病人和家屬、社工志工或居家照護員,對內容不清楚;貿然宣導反因民情讓人「不舒服」。

成亮建議,除了醫院多倡導,也可針對特殊場合,像是照護機構養護中心或安養院等對象,量身打造細膩客製化的內容。這些場合的族群都會面對這些問題,讓他們自由意識之下可以自主決定,學會慢慢道別,讓醫療後端不必浪費成本資源。

「溝通」需專業藝術

劉淑瓊也表示,《病主法》上路還有很多「眉眉角角」,錢與人最重要。尤其建構專業的醫療諮詢人員,從提供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到簽署預立醫療決定(AD)的訓練到熟練,是一項大的社會工程。

而台灣醫師的專業養成在醫療,而非與病患和家屬「溝通」,尤其台灣醫療體系血汗,急救當下時間緊急和壓力之下,如何技巧地告知病患和家屬不可逆轉的情況,讓當事人和家屬接受,而非增加他們的痛苦?這都是縝密規畫細緻醞釀的技術跟藝術。

楊淑瓊認為,衛福部推專法是陸海空全面大作戰計畫,而不是找名人拍影片、部長開完記者會,「然後呢?」政府不能只打「打空戰」,真正開始是上路後,醫事人員的訓練以及更貼近社會大眾的教育宣導,對潛在族群來落實,才是真正回應病主法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