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常浮誇 應以假訊息處理(李武忠)

李武忠 / 大學兼任教授 2018/12/23 17:48 點閱 2581 次

網路社群平台假訊息不斷流竄,讓蔡政府吃了不少苦頭,為此行政院有意透過修法嚴懲來遏止,內政部因此通過3修正法案,包括《社會秩序維護法》、《災害防救法》及《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加重散布假訊息罰則。

外界對這樣的修法也有不同聲音,認為將傷害言論自由,也容易成為執政黨壓制不同意見的工具。

只准放火不准點燈

讓人好奇的是,若政府相關機構所發布的新聞,或科技成果誇大不實,給民眾錯誤信息,讓民眾做出錯誤的投資或生產決策,導致血本無歸,不知是否符合假消息定義,且該由誰來處置,總不能只准州官放火不准百姓點燈。

這些年來政府相關機構,對外發表的農漁業科研成果(包括農委會、科技部等),部分言過其實,經農漁民或廠商使用後不如預期有受騙感覺,有些離實用還有一段距離,卻吹捧對產業發展有重大的貢獻,不知這屬不屬於假消息,該不該受到上述法規的規範和懲處。

研究成果浮誇為升官

過去國內科研機構對相關研究成果發表相當嚴謹,有十分可能只講五分,後為配合施政宣傳需要,改為有一分成果說一分話,外界對科研機構及人員都還相當敬重。曾幾何時,綜藝浮誇風從政壇吹向保守的科研機構,把一分成果說成五分,常以全球首例自誇,彷彿全球最頂尖的科研人員都在台灣,卻與國際頂尖科研水準越離越遠,也逐漸失去農漁民的信賴。

有海大學者針對政府水產科研真偽提出質疑,卻無人理會,特別是蔡政府上任以後,農業部門所屬科研機構不斷發表嶄新的科研成果,內容無花八門令人目不暇給,但仔細觀察發現,許多項目已研發多年非新創且還未完全成熟,卻趕在這個時候丟出來,除了幫長官製造業績外,也成為升官的一個捷徑,讓科研機構產生質變!、

機構中多酬庸人士

科研是產業發展以及提升競爭力的關鍵要素,在工商業民間企業多有自己的研發部門,但是在農漁業科研主力則在公家機構。過去台灣農漁業之成就能受到國際讚譽,主要原因在於農漁業科研負責人,均保有科學人(非政治人)務實的特質,忠於數據,不浮誇,經得起檢驗。

可惜目前國內政府所屬農漁業科研機構,已有越來越多不具專業的酬庸人士成為部門主管,外行領導內行,政治凌駕專業,讓國內農漁業科研水準倒退,成為台灣農漁業升級的新瓶頸,更難應對自由貿易浪常的衝擊,可惜這些問題卻從未受到關注。

這些日子國內蔬果發生產銷失衡情況較過去嚴重,主要原因之一就出在農政官員不願誠實面對農業施政的不佳,習以假消息來掩蓋農產品產銷失衡所出現的前兆,錯失了處理的黃金時間,一步錯步步錯,終至不可收拾。假消息認定必須非常嚴謹且須有公正第三方來認定,政府更應該以身作則,別又惹民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