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然心語)認同沒有對錯,但不能忘本(賴祥蔚)

賴祥蔚 2018/12/12 16:06 點閱 3531 次

吳寶春事件最近引起熱烈討論,背後牽扯的不只是「九二共識」,更是認同的問題。

蔡英文總統先前曾經說,任何人都不需要對自己的認同而道歉,這句話是對的。認同是一種選擇,本身沒有對錯。認同台灣,這很正常;認同中國,血緣與文化之所必然;就算是認同日本,也不需要道歉。不管選擇什麼認同,一定都是根據當事人的感性與理性決策。

認同可以理性分析:中國大陸想要統一台灣,所以不應該認同;或者是中國大陸正在快速迎向民族的偉大復興,所以應該認同。對日本也是,日本在台灣殺了40萬台灣人,所以不應該認同;或者是日本就是比較進步,所以應該認同。這都是理性思考。

從感性來說,我們都生長在台灣,認同台灣很正常。很多人的父母或祖父母來自中國大陸,在認同台灣的同時也認同中國,這也是應該的。有的人父母或祖父母生長在日據時代,而且是日據時代後期比較和平的時期,而不是日據時代前期充滿殺戮的時期,所以他們選擇認同日本,也很合理。

感性認同應該有所本,而且不能忘本,應該從父母、祖父母、甚至曾祖父母等家族的真實歷史出發,試著還原家族史、並且跟歷史背景做結合,最好還能用寬容的心,去理解過往的一切。

認同,來自於父親母親的認同,更遠則來自於祖父母的認同。但是感情的認同未必都正確,可能夾雜太多本位思考的愛與恨,常有人繼承了仇恨記憶。如果能夠相互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或許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追尋過往的歷史,不一定總是美好,也可能挖出暗藏傷痛、甚至是仇恨的歷史,那又該怎麼面對?最近有幸拜讀了平路的《袒露的心》,這本文學作品提供了一個極具療癒的絕佳典範,讓我們領略如何以包容與感恩的心,在複雜的過往歷史中,面對自己的根源與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