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觀光特色 國旅才能永續(蔡孟峰)

蔡孟峰 / 媒體工作者 2018/11/19 13:06 點閱 3480 次

趁著秋末冬初,旅行業一向的淡季時分,觀光局推出國民旅遊補助方案,原先規畫2個月9千5百萬的預算經費,眼看實施第一個月就已經被請領一半以上,官方決定「限時不限量」持續到年底,短暫的優惠或回饋,雖然一時有效,但如果沒有長期行銷規畫,恐怕救觀光只會淪為曇花一現。

台灣的每一個城市都有四季不同的風情和飲食特性,譬如桃園活魚節、宜蘭過去的童玩節、屏東長期的鮪魚祭,都能對國旅產生不少助益,但必需要政府和業者加以運用和創新,對國內外遊客產生吸引力和記憶性,並維持一定水準的觀光水準,才是除了補助以外,永續經營的長遠之計。

許多原本以海上活動或夏日為主要號召的縣市,近幾年遇上同樣的問題就是過了旅遊旺季,整個觀光賴以維生的景點來客稀稀落落,旅宿業等不到客人,周邊產業從業人員暫時放無薪假,店家即使開著燈營業,不是白天省電一半就是夜間早早關門。

另一個台灣旅遊業面臨的問題,則是淡季沒人玩,旺季人往國外走,淡季必須降價求客,旺季即使國外行程加價都還是搶著出團,國民旅遊的窘境可見一斑,去年以來,陸客團大減是不爭的事實,自由行旅客都是有主題性的深度旅遊,但反而有國際級飯店來台拓點逆勢操作,重點就在於凸顯「特色」。

台灣的國旅不能一直靠政府補助,畢竟這些補助也是羊毛出在羊身上,預算編列的來源還是稅收,有些秋冬淡季的縣市就順著時序推出「秋冬特色遊」,對外行銷秋冬季熱門的泡湯、能夠避冬賞景的文青、民俗、單車行程,搭配在地的特色美食和創造具有紀念價值的伴手禮,都是除了季節外,行銷城市觀光的另類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