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也躲不掉的滂沱大雨(汪中和)

汪中和 / 中央研究院研究員 2018/08/26 13:58 點閱 3645 次
本月23日的豪雨事件,中南部一片汪洋,立即讓人回想起1959年的八七水災。(photo by wikipedia)
本月23日的豪雨事件,中南部一片汪洋,立即讓人回想起1959年的八七水災。(photo by wikipedia)

本月23日的豪雨事件,中南部一片汪洋,立即讓人回想起1959年的八七水災。兩者都是臺灣北方的遠距颱風產生了導引作用,引進西南外海快速生成的熱帶低氣壓,水氣旺盛的氣流帶來連續數天的豪大雨,重創中南部的農業區,民生及交通更是受到嚴重影響。

所幸這次的八二三水災的財產損失雖大,生命的傷亡卻比八七水災小了2個數量級,可說是不幸中的大幸。

氣候極端性

環顧今年世界發生的重大災難,除了高溫熱浪及森林野火的炙烤,豪雨洪澇也讓人十分怵目驚心。七月初日本平成30年的豪雨事件,八月中旬印度西南部喀拉拉省的世紀洪災,八月下旬中國大陸因第18號颱風棕櫚(中國大陸稱「溫比亞」)登陸造成的華東、華北廣大地區破紀錄的豪大雨。

這些都是過去沒有看過的氣象極端紀錄,如今卻在短短的時間內此起彼落的出現在世界各處,清楚的指出全球暖化帶來的氣候變化極端性:時間長、範圍廣,強度高、常態化,已經是我們這個世代每個國家都必須要面對的難題。

地球氣候調節失衡

今年五月,夏威夷觀測站所量到大氣層二氧化碳的月均濃度創新高為411.25ppm,是地球四百萬年以來的最高值,也遠遠超過工業革命時期的280ppm。

濃厚的溫室氣體濃度代表地球表面正在快速地累積極為驚人的熱能,估計現今每秒鐘地表所攔蓄的熱能相當於4個廣島型原子彈,從1970年開始有精確的熱能測量以來,地球的表面迄今已經積累了超過46億5千萬個廣島型原子彈的能量。這麼龐大的超額能量,廣泛的分布在地球的大氣層、海洋、地殼及冰雪圈中,並且還在分分秒秒的持續增加!

就因為地球表面的能量增加太快,地球的氣候調節系統開始急速失衡,正以過去從未呈現的方式激烈回應,以消除這些原本不應該存在的過量熱能。因此當前我們都在經歷前所未有的極端氣候震盪、海洋及地殼的異常激烈變化;這原本是大自然一種自我保護的能量調節方式,卻是人類及生物圈生存要承受的重大衝擊。

落實防災措施

聯合國2015年在巴黎舉行的世界氣候變遷大會,已經決議透過強力的節能減碳、發展綠能,降低人類經濟發展過程的排碳量,減輕暖化所帶來的衝擊傷害。

然而,強力又積極的節能減碳需要耗時數十年的時間,以及世界各國同心合意的共同努力方可達成;眼前我們必須認識到,未來數十年的期間裡地球仍會繼續增溫,當前所承受的高溫熱浪、豪大雨、乾旱、強烈風暴等極端氣候變化,仍會由於地球熱能繼續累積而更強化,且更頻繁地出現在我們的生活環境中;我們無可迴避,也沒有地方躲藏,只能勇於面對。

臺灣的氣候變遷與自然災害的風險原本就高,如今在全球暖化的背景下更是凶險。我們除了響應全球一致的強力節能減碳外,更要體認到未來的挑戰與危機還會更高,地方層級的防災因應與調適行動必須加速推動與落實。

眼前更急迫的現實問題是,如今正是颱風旺季,除了夏季我們會遭遇強風豪雨如這次的八二三水災外,接下來的秋涼時分,東北季風與颱風環流所產生的共伴效應,將會使豪大雨的強度更大、影響更深,是絕不能輕忽的危機,一定要立即採取有效措施做好萬全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