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菇恐致癌 農委會教辨識台灣菇

鄭羿菲 2018/01/30 14:10 點閱 9962 次
農委會農糧署作物生產組長方怡丹提醒民眾說,大陸菇(右)表面較油亮、菇柄較短、箘摺靠近黃褐色、含水量較濕不易碎,聞起來可能還有霉味。(photo by 鄭羿菲/台灣醒報)
農委會農糧署作物生產組長方怡丹提醒民眾說,大陸菇(右)表面較油亮、菇柄較短、箘摺靠近黃褐色、含水量較濕不易碎,聞起來可能還有霉味。(photo by 鄭羿菲/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鄭羿菲台北報導】民眾購買的年貨「香菇」可能是農藥、重金屬殘留超標的大陸菇!國民黨立委江啟臣30日在記者會上表示,「市場散裝販售香菇都無標示產地,民眾恐買到大陸轉越南進口的不合格大陸菇,政府難確保食安。」農委會農糧署作物生產組長方怡丹回應說,「去年合法進口的301噸越南菇抽檢都合法,但市場上仍有走私的大陸菇,建議民眾購買表面皺縮狀無裂紋、菇柄長一些、含水量乾的台灣菇。」

香菇
民眾可從簡單的幾項特徵辨別台灣菇與大陸菇的差別。(photo by 鄭羿菲/台灣醒報)

年節買菇仔細看

再過半了月就要過新年,民眾趕辦年貨、購買年夜飯材料,但要注意重要食材之一的「香菇」可能是含農藥、重金屬超標的大陸香菇,吃下肚更可能罹癌!江啟臣30日在「大陸香菇借名上市 民眾食安誰來把關!?」記者會表示,「越南進口菇逐年創下新高,2016年有182噸,2017年卻進口高達301噸,在此同時市面上卻有越來越多大陸菇,時機點令人可疑。」

「去菜市場走一圈,攤販賣的散裝香菇,卻連半個標示都沒有,如何讓人民信任食安?」江啟臣說,台灣菇1公斤約1400元,而越南菇1公斤約270元,價差5倍之多讓業者有利可圖,且在沒有產地標示情況下,這些「身分不明」的香菇更可能是取得越南產地認證後,從第三地輾轉進口的大陸菇,在消費者普遍不能辨別下,政府為保障食安應要求業者標明原產地。

攤販無需標示

消保官王德明也說,之前做過專案稽查,發現抽樣市場販售的56件香菇,有45件都不是台灣菇,而是走私進口的香菇。衛福部食藥署簡任技正蕭惠文指出,「按照法規,只有販賣業者具公司或商業登記,則必須清楚標示原場地,但若屬無公司或商業登記的攤商,則不須登記。」江啟臣嘆道,婆婆媽媽都在市場攤商買香菇,賣菇不標示產地卻合法,這樣如何保障民眾食安?

「目前越南進口的香菇都會逐批抽樣檢查,還沒有發現大陸菇。」關務署長謝鈴媛說。方怡丹表示,合法進口的越南菇在性(特)徵上雖與大陸菇相近,但專業人員還是可以分辨得出來是否為大陸菇冒充越南菇進口,在去年抽樣的301噸越南菇,確實並無不法,但市面上仍存有大陸菇,希望民眾能就特徵上辨識,並購買有產銷履歷的台灣菇。

觀察特徵避陸菇

方怡丹提醒,台灣菇表面無裂紋及皺縮狀、箘摺為淺黃色、含水量較乾,一剝就碎裂、香氣也較濃郁;大陸菇表面油亮、菇柄較短、箘摺靠近黃褐色、因海運走私過程含水量較濕,剝開並不脆、且聞起來有霉味,都是很好辨別的差異。

香菇
農委會農糧署作物生產組長方怡丹提醒民眾說,大陸菇(右)表面較油亮、菇柄較短、箘摺靠近黃褐色、含水量較濕不易碎,聞起來可能還有霉味。(photo by 鄭羿菲/台灣醒報)

香菇
台、陸與日韓特徵比一比。(photo by 鄭羿菲/台灣醒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