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熱、地震、冰洋融解 2017 全球災情不止(20180107 環境論壇-賈新興、汪中和)

醒報編輯部 2018/01/07 08:44 點閱 64282 次
2017年接續2016年,北冰洋冬季的冰層覆蓋面積都創下新低。(photo by pxhere)
2017年接續2016年,北冰洋冬季的冰層覆蓋面積都創下新低。(photo by pxhere)

主持人(以下簡稱「問」):2017年台灣乃至全球經歷了怎樣的氣候變遷?讓我們來一同回顧整年的氣候大事件,先請賈博士回顧2017年台灣和全球的氣候變遷狀況。

熱影響全球

賈新興:「熱」是2017年對全球環境皆有影響的重大議題,南亞、歐洲、北美都發生非常嚴重的熱浪事件,2017年也討論了熱浪對經濟的影響與工作上該如何面對。

瑞士再保險公司對2017年的環境影響做出綜整報告,回顧了氣候災害所造成的經濟損失,2017年所造成的經濟損失約為306億美元,去年估算的經濟損失約為188億,多了兩倍以上。

報告也指出,2017年美國因為遭受哈維、艾瑪和瑪莉亞三颶風侵襲,對中南美洲造成重大影響,加上加州野火的災情,美國2017年的經濟損失非常的大,所以2017年影響全球第一嚴重的就是熱,第二則是創下不少紀錄的北美颶風。

台灣2017年災情少

至於台灣2017年整體可說是風調雨順的,2017年雖然發了6個颱風警報,海上陸上都有,但對台灣真正造成影響的只有尼莎颱風,後面的幾個颱風則是有驚無險,像是海棠颱風抵達台灣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對中南部造成較多降雨,所以2017年颱風對台灣的影響相對緩和。

從降雨和水資源的部分看,2017年初雖然水情吃緊,但後來的降雨情勢舒緩了旱象。強降雨部分,6月2日的梅雨鋒面,短時間在北海岸與中南部造成強降雨,6月13、14日也在中南部有強降雨的現象。

從溫度的紀錄看,台灣2017年的整體溫度偏熱,由於冷空氣影響冬天會感受到寒意,但只是恢復到以往冬天會有的溫度罷了,至少對我和汪老師這樣年紀的人來說,台灣北部的冬天本來就像現在這樣濕濕冷冷的。所以台灣2017年整體真能算是「風調雨順」的氣候。

問:賈博士的總結給人很大的安慰,台灣2017年沒有太重大的災害,不但颱風侵襲少、降雨也足夠。但2017年的環境災害對全球而言就不是如此了,全球都在持續升溫,甚至到了10月都還需要開冷氣,請汪老師分析全球暖化升溫的影響。

暖化影響有增無減

汪中和:地球大氣層內的溫室氣體濃度仍在持續增高,2017年大氣層二氧化碳濃度含量估計必定會突破目前的406PPM,如此將會再次刷新歷史紀錄,成為300萬年以來的最高紀錄。

這也表示地表熱能會不斷累積,反映在2017年全球平均溫度創下新紀錄上,雖然這個新紀錄不是最高溫紀錄,但卻是在沒有聖嬰現象影響的狀態下最高的紀錄,2017年的高溫不是第二就是第三名,而過去三年皆是前三名的紀錄,由此可知暖化對環境的影響非常驚人,氣候暖化腳步也還在不斷加速,環境所造成的衝擊將越來越大。

問:熱對地球上的每個角落都造成影響,隨著二氧化碳濃度增高,持續升溫將對地球造成衝擊,按照汪老師的結論,2018年的氣候衝擊將因此只會更加嚴重,難以有所緩和嗎?

不可輕忽環境災害

汪中和:是的!2017年就能看出端倪,無論是高溫熱浪、森林野火、豪雨與颱風衝擊,甚至是地震火山都在全球不斷發生,全球受到程度大小不一的環境衝擊,沒有一個國家能倖免。

長久來看,氣候衝擊所造成的壓力也只會越來越大,對人類的挑戰也只會越來越高,賈博士也說,2017年台灣相對而言是平穩的一年,但我們不能忘記,台灣不只容易碰上颱風,也容易有豪雨發生,更會有地震造成災害的可能,而地震的發生我們無法預測,更糟的是每當台灣發生強烈地震造成大量死傷時,這些地震幾乎都是在所謂「風調雨順」的年份發生的。

所以我們千萬不可輕忽環境衝擊對台灣的影響,過去在沒有暖化影響的時候就已經有的現象,現在暖化這麼嚴重,能量在大氣、海洋、地殼間不斷移轉,這些極端變動都是我們不能忽略的成分,也需要有盡力防範的規劃。

問:汪老師提到明年溫度易增難減,大家明年該如何因應升溫呢,難道是買台新冷氣嗎,該如何安身立命呢?

環境影響個人作為

汪中和:這需要從不同的層次解決,選購冷氣是個人層次的影響,是將來人們面對高溫可能做出的選擇。

從個人層次看,空調是一個家庭現在不可缺乏的家電產品,但對能源消耗也有極大的影響,台灣一個人的平均用電是世界最高,平均每個人一年會用上1萬多度電,即使是歐盟國家也很難看見這麼高的數字。

像是法國用電算高的,但一個人平均不過7000多度,在天氣越來越熱,空調使用越來越頻繁的狀況下,所需要的耗電對台灣是極大的壓力,用電量將會越來越高,而颱風與豪雨對台灣的衝擊也會越來越深,低窪地區民眾需要對此做出防範。

政府作為考量環境

而除了個人層次以外,政府推動政策也需要有更全面的考量,所有國家的重要政策都需考量氣候變遷因素,而且需要有長期的規劃與跨部會的合作。

問:賈博士總結出2017年全球皆面臨「熱」的影響,對熱的影響,賈博士認為該如何應對。

賈新興:科學上普遍認定人為溫室氣體排放會造成地球處於高溫,高溫會導致極端氣候容易發生。像是高溫熱浪、極端降雨,這些事件在未來的發生頻率與強度都會增高,即使在科學上仍有爭論,這是未來5年、10年、20年、100年地球所需要面對的問題。

汪老師也提出了好的提醒,國家政府發展的政策一定要考量氣候變遷問題,不管是從能源、交通、國土開發等政策都是如此,而汪老師剛才也特別提到地震的問題,雖然我們已有能預測天氣的能力,進而可以提早預防,但並沒辦法預測地震的發生。

政府需積極宣導地震防災知識,地震會是需要時時考量的風險因素,像是都市發展建築一定要能防震,法規要能確實執行,因為對台灣來說地震就是高風險災害。

但我也認為,不需對這些風險抱持過於緊張的態度,不是要擔心它隨時發生的可能,而是需要確實的做好風險規劃與建立防災意識。

問:賈博士還提到台灣相對而言是風調雨順的一年,但明年不一定是如此的,所以對於新的一年我們不可鬆懈。賈博士認為該如何因應新的一年?

對天災應有正確認識

賈新興:台灣一年需要面對梅雨季、颱風季的氣候風險,而氣象預測有能力幫助我們提早預防,雖然預測梅雨還有些困難,但颱風預測在提早預防上已有功效。

對一般人來說,如何獲取資訊來源也很重要,網路上很多達人存在,提供的資訊非常多,個人如何去過濾資訊,尋找正確的消息來源並評估風險很重要,災害資訊要去避免容易有誇大聳動言論的媒體,而醒報就是不會誇大言論,並常提供建設性建議的媒體。

另外,政府對於防災意識宣導、執行落實需要由小到大實踐,小孩的防災演練是相對成人較好的,成人容易有不認真配合防災演練的問題,這些狀況都能再加強。

問:剛才提到天氣只會更熱,與台灣2017年雖然平穩但往後不一定是如此,汪老師對於氣候變遷有何分析?

對新衝擊做好準備

汪中和:2017年台灣沒有重大天災是要心存感激的事,因為台灣天災風險很高,每年幾乎都有災情發生,而2017年6月2日的梅雨衝擊也蠻大的,這些環境衝擊需要謹記在心。

另外,2017年加勒比海颶風每小時風速超越250公里,這在台灣是從來沒有過的,去年的尼伯特颱風風速超過每小時200公里就已經讓我們很驚訝了,如何應對強烈颱風將是台灣接下來需要好好面對的課題。

問:2017整年度的天災滿嚴重的,除了剛剛提到的暖化,還有地震、北冰洋融化等問題,請汪老師分析2017年全球的重大天災。

火山地震也很活躍

汪中和:2017年天災除了高溫、熱浪、森林野火、豪大雨、颶風之外,還有火山跟地震。印尼峇厘島火山正在噴發,中美洲墨西哥、哥斯大黎加以及阿拉斯加、冰島都有不同規模的火山噴發,影響很多人。

2017年其實是火山非常活躍的一年,這個現象是一個警訊,告訴我們除了天氣變熱、豪雨變大、颱風增強之外,地殼能量也在增加,無論是火山地震,對人類而言都是很可怕的威脅。

2017年最矚目的地震事件就是墨西哥的兩個地震事件,一個發生在墨西哥西南太平洋沿岸外海,規模有8左右,雖然帶來很大的衝擊,但影響範圍基本上都在人口比較稀少的地方,所以災情還不算太嚴重。

但沒有想到,隔了不到一個月,墨西哥東南邊再次發生地震,規模7點多,雖然不如前一個地震大,但給當地帶來的破壞遠遠超過前一個地震,因為它發生在人口較密集的地方,墨西哥政府直到現在都還在收拾地震後的傷害。

地震損害比其他天災大

由此可見,現在地震發生的型態和過去不同,以往來了一個強震,地殼能量消散了,人們就可以安心一陣子。但墨西哥發生強震之後,緊接著短時間內,又發生另一個強震,而且相距不遠,都在同一個板塊結構。

2016年日本九州也有相同情況,發生2個規模6.5、6.4的地震之後,人們就鬆懈了,認為地殼釋放能量之後,短期內不會再有地震,但隔了一天就來了規模7.3的大地震,造成的傷害與對人們心理的衝擊,都超乎過去想像。

日本、墨西哥的案例對台灣而言,是很重要的提醒。台灣是地殼活動活躍、地震風險很高的地方,而且地球上所有發生地震的區域都是在板塊擠壓的環境,台灣就是其中之一。所以台灣千萬不能輕忽地震防災措施,尤其台灣西部人口密集,一但發生地震,受影響的層面遠遠超過豪雨、強颱與其他天然災害。

台灣一年的風災損失大概100億左右,但光是集集地震帶來的經濟損失就超過3千億,是30倍的慘烈,一個地震等於30年其他天災的總和,非常可怕。

後震不一定是餘震

問:汪老師的分析讓我們注意到地震的嚴重性,以及它所造成的生命財產損失,會讓人們的努力毀於一旦,不可掉以輕心,政府民間都要做好防災準備。

剛剛說日本、墨西哥不是單一地震,通常人們會稱地震之後的地震為「餘震」,這兩國的案例是說明「餘震」會比較強烈嗎?或者那已經不能算是「餘震」,而是另外一次的地震?要該如何區隔地震、餘震?

汪中和:它是不是餘震,主要是以地震規模和發生的時間做為區隔,通常主震發生之後,接下來的餘震規模都會變小,因為它是地殼能量延續下去的尾數,所以地震規模、頻率都會迅速遞減。

另外,餘震也會集中在主震周圍地區,譬如美濃地震雖然有很多餘震,但規模都不大,而且集中在主震震央的附近。

墨西哥、日本的地震是後來的地震比前面的地震還要大,以九州地震而言,人們後來分析才曉得,後來的地震才是「主震」,前面的地震只是「前震」;墨西哥則是兩個不同地方發生的「雙地震」,都是在同一個板塊結構上,可見這個板塊累積了強大的能量,一次地震還不足以釋放,兩次地震才將能量完全宣洩。

台灣大概每隔30年就會有一個規模7的強震,但是現在時間間隔會慢慢縮短,周圍國家的地震也會對台灣造成影響,需要加強防範。

從天災中學習防災

問:日本地震不但有「小菜」,還有「主食」,墨西哥則是來了一發「雙響砲」,可見福無雙至、禍不單行,請賈博士補充說明。

賈新興:之前有提到墨西哥的兩次地震之後,颶風接踵而來,複合型天災同時出現,對人們的防災演練是很重大的警醒。現在中央部會與很多縣市政府做防災演練,已經會考慮到複合型天災,可見防救災都是從災害當中學習,精進防救災的措施。

未來的世界可能是越熱、汙染越多,天災也只增不減,人們需要有一個觀念:人類和天災是共存的,以人助的方式降低災害帶來的影響衝擊。

譬如2017年美國遭受3個颶風侵襲,現在還在進行復原工作,政府未來應該多考量,如何在天災之後的短時間內恢復人們生活的基本機能。

北冰洋迅速消融

問:接著來討論北冰洋融化問題,請汪老師說明2017年北冰洋融化的情況。

汪中和:2017年接續2016年,北冰洋冬季的冰層覆蓋面積都創下新低,本來預計夏季面積也會創新低,但2017年夏天北冰洋的冰層覆蓋面積比預期來得好,卻也只剩下400多萬平方公里。

不容忽視的是,現在北冰洋的厚度非常薄,現在它的體積已經小於5000萬立方公里,過去是16000立方公里,可見北冰洋正在迅速消融之中,也演變成全世界都要面臨的重大課題。

2017年冬天北冰洋應該要很快地長回來,但海冰擴張面積的速度仍然比專家預期的偏低,尤其靠近太平洋白令海的冰成長得特別慢,這個現象有兩個意義:首先是由太平洋過來的暖化造成非常大的壓力,讓海冰面積成長非常緩慢。

沒有海冰的夏天

再者,北冰洋冬、夏季體積逐漸減少,這對全世界而言是重大警訊,有可能未來十年,人們就要過上沒有海冰的夏天,屆時全世界的氣候會有新的調整,需要有新氣候型態出現的心理準備。

另外,海冰減少、溫度升高,也會加強陸冰的消融,尤其是北半球最大的陸冰格陵蘭,它的消融所帶來的衝擊會影響全世界。如海平面上升、沿海低窪地區淹水、沿海國家人民的遷移、後撤都需要提前規劃、準備。

主持人:謝謝汪老師的苦口婆心,提醒人們了解北冰洋的融解是很嚴重的問題,希望在冬天的時候,有足夠的低溫讓北冰洋長得厚實一點,否則人類賴以保護的大冰箱消失了,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2位專家分析了2017年全球氣候變化,只能禱告2018年,上帝再給台灣一個風調雨順的一年,降低暖化、減緩海冰的融解,讓好日子再長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