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醫糾機制 醫勞盟籲增社工師

楊蕓 2017/10/17 19:10 點閱 16027 次
總統蔡英文表示,政府將努力強化醫療糾紛處理機制、建立互信的醫病關係,以減少不必要的訴訟。(photo by pexels)
總統蔡英文表示,政府將努力強化醫療糾紛處理機制、建立互信的醫病關係,以減少不必要的訴訟。(photo by pexels)

【台灣醒報記者楊蕓台北報導】「政府將努力強化醫療糾紛處理機制、建立互信的醫病關係,以減少不必要的訴訟。」總統蔡英文17日在談及醫糾議題時,立即展現政府正視處理的決心。醫勞盟發言人姜冠宇受訪時則提出兩點建議,包括「補足中介協調的社工師人力」及「建立不責難補償的保險機制」,盼從政策出發,解決存在已久的醫糾問題。

世界醫師大會(WMA)日前在美國芝加哥舉行,蔡英文總統17日接見醫師代表時指出,台灣出席的醫師在會議上積極發言,確保繼續參與國際醫療事務的空間,「你們的長期付出,為台灣做了最好的醫療外交。」

總統:建立醫病互信

隨著台灣即將邁入高齡社會,醫師的角色也越來越吃重,台灣的健康照護體系將面臨新的挑戰。蔡英文表示,為搭配「長照2.0」推動,衛福部已逐步落實出院和長照的連結、分級醫療及雙向轉診等制度,建立「以社區為主體」、「以人為本」的社區醫療照護體系,讓民眾可以就近獲得適切的醫療服務。

對於許多醫師都擔心的醫療糾紛問題,蔡英文認為,如果醫師為了避免捲入醫療糾紛,而習慣採取防禦性的醫療,對病人來說,可能會造成更不利的結果。她表示,強化醫療糾紛處理機制、建立互信的醫病關係,以減少不必要的訴訟,也是政府努力的方向,「只有讓醫師能安心提供服務,國人的健康才會受到足夠的照護」。

「第三方」居關鍵角色

至於政策應如何執行?醫勞盟發言人姜冠宇受訪時表示,現在醫療糾紛難以處理的面向包括「調解」和「補償」。「一旦發生醫療糾紛,家屬對醫師已經不滿,不可能再讓醫生和家屬面對面談判,因此「第三方的」居中協調人員相當關鍵。他建議衛福部應盡快補足醫院足夠的協調人員,包括社工師、心理諮商師和精神科醫護團隊,先創造好的調解環境。

至於後續的補償階段,醫勞盟則呼籲政府建立「不責難補償」的保險機制。姜冠宇解釋,當醫院遭遇醫療糾紛時,各醫院往往先認定過失責任歸屬,再去談賠償金額,然而「急於釐清責任歸屬對醫病關係並沒有實質幫助」,且醫療行為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風險,遭遇醫療事故似乎成為醫療人員的原罪。姜冠宇說,政府可建立「專款專用」的保險制度,類似健保的概念,讓醫療風險由全民分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