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氣溫升高 研究:候鳥提早遷徙

莊瑞萌 2016/12/29 18:18 點閱 15611 次
候鳥抵達繁殖地的時間不正確,將會影響到食物來源,危及生存。(Photo by Andy Morffew on Flickr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候鳥抵達繁殖地的時間不正確,將會影響到食物來源,危及生存。(Photo by Andy Morffew on Flickr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綜合報導】全球溫度升高,導致候鳥提早前往繁殖地報到。英國科學家研究橫跨五大洲數百種物種後發現,全球升溫已影響到鳥類行為,讓候鳥提前回到繁殖地,導致其錯失食物最富足的黃金時期。科學家希望這次結果,可幫助外界未來能更精準預測自然界不同物種會如何因應將來的環境變化。

據《BBC》報導,愛丁堡大學這次研究內容涵蓋許多不同物種,其中包括最早可追溯至300年前的候鳥記錄。研究人員烏蘇指出,候鳥會移往其他地點,主要是因為季節氣溫的改變與食物取得性,因此,正確抵達夏季繁殖地時間正確與否相當重要。

因為如果在錯誤時間抵達,即使僅有1~2天誤差,都可能導致鳥類錯失取得生存的資源的重大時期,例如食物與棲息地點等,也會影響到其後代孵化與存活率。

據《衛報》報導,這次研究對象包括會長距離遷徙的燕子與斑姫鶲,以及短距離的田鳧與白鶺鴒。

科學家指出,進行長距離遷徙的鳥類,由於對於全球溫度升溫反應較慢,所以其他本地鳥類會提早搶走食物,讓這些長途跋涉的鳥類撲空,成為最大的受害者。

烏蘇表示,「許多植物與動物都已調整與春季開始有關的活動時間,例如開花與繁殖等。目前透過研究也進一步發現為何鳥類遷徙時間會改變,以及跨物種之間的變化。」

在英國,燕子會在每年9~10月開始飛往歐洲西部,一路橫跨庇里牛斯山及西班牙東部,進入非洲摩洛哥並橫跨撒哈拉,最後在南非過冬,而且遷徙的燕子每天可飛行321公里遠。至於體型比麻雀小的斑姫鶲,通常會在夏天前往英國並在當地西部繁殖,之後在冬季前往西非過冬。

本次研究結果刊登在Journal of Animal Ecology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