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獵頻傳、生育低 蘇門答臘犀牛需保育

莊瑞萌 2016/12/22 17:21 點閱 15003 次
野外蘇門答臘犀牛數量已不到100隻,極需人類援助。(Photo by Willem v Strien on Flickr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野外蘇門答臘犀牛數量已不到100隻,極需人類援助。(Photo by Willem v Strien on Flickr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綜合報導】蘇門答臘犀牛現在僅存的數量不到百隻,極需受到保護。由於非法盜獵難管制、加上繁殖不易等問題,導致過去常見於馬來西亞與印尼的蘇門答臘犀牛數量一直在減少,過去100年來出生的犀牛寶寶更是寥寥無幾。因此,印尼保育中心目前除了透過積極防止盜獵外,也想盡辦法提高其繁殖成功率,避免犀牛就此消失。

據《印度時報》報導,目前這種罕見的大型哺乳類動物蘇門答臘犀牛數量僅剩不到100隻,因此,印尼威坎巴斯國家公園已積極推動繁殖計畫,希望能幫助該瀕臨絕種動物不會就此永遠消失。

該保育公園獸醫師主管亞森表示,蘇門答臘犀牛相當罕見,當地村民甚至會趨之若鶩前去獵捕,他表示,「他們認為那是神祕動物,因此開始追捕,我們只能在後頭保護牠。」

蘇門答臘犀牛過去常見於蘇門答臘、婆羅洲與馬來西亞,但由於土地消失以及無法遏止盜獵已大量影響其數量。2015年,蘇門答臘犀牛在馬來西亞野外更正式宣布滅絕。在威坎巴斯國家公園1,300平方公尺內估計只有36隻。

亞森指出,盜獵是蘇門答臘犀牛生存最大威脅,因為園區內最後一隻犀牛在2006年遭到屠殺,「目前仍有非法活動在公園內出現。」目前設置在園區內100公頃天然雨林保護區共繁殖出3隻公犀牛與4隻母犀牛,獸醫師與研究人員則趁機研究蘇門答臘犀牛的繁殖模式。

因為受圈養的蘇門答臘犀牛極難繁殖,母犀牛只有在極少時間範圍內可以繁殖,而且需要公犀牛接觸才能排卵,但每次交配並無法保證就會受孕,加上蘇門答臘犀牛喜愛獨居,一旦互動後便容易產生衝突而讓繁殖工作難上加難。

亞森指出,過去100年來,只有7隻犀牛寶寶出生,因此,在2012年出生的小犀牛安達土(Andatu)被視為是重要的里程碑,因為這是超過140年來,首隻在亞洲繁殖中心出生的蘇門答臘犀牛。他也表示,由於安達土已接近性成熟階段,保育人士紛紛對牠寄予厚望,期望牠能繼續延續蘇門答臘犀牛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