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圈子選舉報捷 非建制擬重部署

陳玨明 2016/12/14 19:01 點閱 13681 次
法律界選委37人爭30席,最終泛民兩單名單全勝,其中張達明(左五)更成為票王,他指法律界現時手持這30票並不屬於法律界,而是屬於香港市民。(photo by 蕭雲)
法律界選委37人爭30席,最終泛民兩單名單全勝,其中張達明(左五)更成為票王,他指法律界現時手持這30票並不屬於法律界,而是屬於香港市民。(photo by 蕭雲)

【台灣醒報特約記者陳玨明香港報導】決定下屆香港特首誰屬的選委選舉,11日完全投票,結果在12日下午全數公布,香港泛民主派成績超出預期,奪得最少325席,佔議席比例逾兩成七,較上屆議席大增六成,並在其中8個專業界別中,取得100%得勝率,亦有在個別界別打破過去由建制派把持和壟斷的局面。

泛民主派在工程界、會計界、醫學界、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衞生服務界,或盡取所有選委席位,或成為該界別的多數,而素來只由建制壟斷的中醫學界,泛民亦創下歷史,有3名80後中醫當選。這些界別其實都有共通點,就是各自有「進步專業團體」支持。

選舉成績理想,可能跟今年9月的香港立法會換屆選舉,多名非建制新面孔進入議事堂有關,他們及背後的組織,在社區深耕細作,而今次選委選舉,多個在2014年雨傘運動前後成立的進步專業組織,亦一直在自己的專業就香港不同議題發聲,故此換來現時的成績。

問題是,325席不足以成就一名新特首,如果選舉支持一名較溫和路線,但卻是北京首肯的人選,又會否變成是一場「魔鬼交易」?新任選委、佔中三子之一的港大法律學者戴耀廷認為,當中涉及在體制內及體制外抗爭的考慮,例如在體制內,如果跟可討價還價的候選人談判成功換取泛民主派選委支持,確可能在體制上推動民望進步。

戴耀廷最新的建議,是參考南韓的反朴槿惠和平集會,建議未來每星期六晚在香港政府總部外集會,由於抗爭歷時數月,時間不短,既能讓力量不會消耗太快及太大,更可每星期累積人數,讓反對代表北京路線的人集合,向全香港、中共及全世界展示力量及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