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的模糊與北京的焦慮 ( 陳清泉)

陳清泉 / 文字工作者 2016/04/20 14:32 點閱 1525 次
從與甘比亞復交、緊縮來台觀光人數到強押台籍詐欺犯回中國審判等,中國對台灣的態度越發強硬。(photo by 路透社)
從與甘比亞復交、緊縮來台觀光人數到強押台籍詐欺犯回中國審判等,中國對台灣的態度越發強硬。(photo by 路透社)

中國正以緊縮台灣在國際社會的生存空間,向準總統蔡英文及其行政團隊施壓,暗示在520總統就職演說中,必須對「九二共識」有明確表態,否則將會有更多足以令台灣「地動山搖」的措施。

中國對台頻頻施壓

北京領導人自3月中國「兩會」後,對台灣問題的發言越發強硬,近期更在國際間不斷對台灣釋出壓力測試。從與甘比亞復交、緊縮來台觀光人數、拒絕台灣以平等會員身分加入亞投行、強押在肯亞的台灣詐欺犯罪嫌疑人回中國審判,到施壓比利時政府,要求國際鋼鐵會議(WSA)台灣代表團離場等,都與未獲蔡英文明確回應「九二共識」有關。

倘若如外界推論,中國假台灣出席官員位階不夠高為名,藉口拒絕出席WSA減產會議,或許可解讀是單一事件,不致於衍生骨牌效應,影響台灣的國際經貿生存空間。但是,如果從外交、司法、經濟到觀光旅遊鋪天蓋地而來的壓力,來看待WSA事件,恐怕就不能如此樂觀以對。接下來的世界衛生大會(WHA)和國際民航組織(ICAO)大會,一旦中國強勢出手,而主辦單位又頂不住壓力,台灣恐怕都會不得其門而入。

4月16日出刊的《外交雜誌》刊登美國大西洋理事會資深研究員楊恒均〈中國統一台灣的三種選項(China’s 3 Options for 'Unifying' Taiwan)〉一文,呈現出北京當局在蔡英文當選後的集體焦慮──解決台灣問題。第一種選項是未來兩岸在價值理念甚至社會制度同軌,統一就水到渠成;第二種選項是臺灣宣佈獨立,迫使北京出兵實現統一;第三種選項是台灣內部政治生態丕變,出現族群嚴重對立、分裂,傾中派與北京聯手,借助中國軍武,完成兩岸統一。

蔡打太極 中國感到焦慮

蔡英文總統就任後,可能會有八年的執政時間,與習近平的任期幾乎重疊。對尋求歷史定位的北京領導者而言,要致力追求歷史功勳,在「統一」的前提下,只有兩種劇本:一是完成中國和平轉型,實現復興中華民族大業,二是完成中國統一大業。通過緊縮台灣國際政治、兩岸經貿的手段、北京要求蔡英文接受「兩岸同屬一中」的政治意涵,不言可喻,就能理解在歷史使命感的催化下,北京對蔡英文以模糊「九二共識」策略應對「一個中國」的焦慮。

北京當局已認定蔡英文不會在就職演說中,就「九二共識」或「兩岸同屬一中」的意涵明確表態,才會不斷藉緊縮台灣國際空間,警告蔡英文及民進黨政府,必須回到「九二共識」的正軌,維持兩岸現狀。現階段的緊縮手段,只是「聽其言、觀其行」的第一步,一旦不符北京期待,外交烽火將直接遮蔽台灣在國際的能見度。

520後的國安團隊已就定位,提出能夠讓「美國滿意、大陸接受、台灣人民放心」的兩岸論述,處理好兩岸關係,絕對是即將就任的民進黨政府當務之急,沒有迴避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