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動油價有巧門 中油老揩油? (林柏寬)

林柏寬 2016/02/14 17:33 點閱 1732 次
當年每公升約36元的95油價,民眾罵到翻,如今看來真是老天爺的憐憫,也看出中油浮動油價機制的黑暗。(photo by Superbil on flicker-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當年每公升約36元的95油價,民眾罵到翻,如今看來真是老天爺的憐憫,也看出中油浮動油價機制的黑暗。(photo by Superbil on flicker-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油價幾乎跌已到最低點了。前幾週油價連七降,共調降3.4元,上一週止降回漲,大漲1元後,本週截至目前為止的國際原油價格為每桶約30.7美元,預計會再漲0.6元,95油價將調整到21.4元。

油價浮動 公式有弊端

油價自2008年8月之後改採每週浮動機制,社會質疑「揩人民的油」、「漲多跌少」的聲浪不斷,中油一再解釋浮動油價公式的漲跌幅度是以稅前批售價為計算基準,也就是國際指標原油價格與匯率的80%為漲幅變動幅度,民眾不能直接拿汽柴油零售價來計算漲跌後的油價。既然中油覺得委屈,民眾也覺得被騙,所以筆者再度查詢了2005年尚未實施浮動油價時的油價變化。

當年台灣沒有任何一場公職選舉,沒有選舉利多的問題,國際原油價格從年初的每桶41.83美元上漲到年底的61.29美元,漲幅高達46.5,當時中油依據營運成本考量將95油價從年初的每公升22.9元調漲到年底的24.6元。

這幾個數據告訴我們,在未實施浮動油價前,2005年一整年國際原油價格每桶漲了約莫20元、漲幅高達46.5時,民眾實際負擔的95油價卻「僅」需增加每公升1.7元。倘若採用現在的浮動油價公式粗略計算,先不考量國際匯率變化,民眾實際負擔的95油價卻需增加高達每公升5.3元,此為浮動油價公式的「神奇」之處。

相對量漲價 剝削民眾

而這個神奇之處赤裸裸地揭露了弊端所在。筆者先舉一個小例子說明,民眾就能非常明瞭「浮動」的巧門在哪裡。倘若一包麵粉從20元漲至30元,漲價幅度為50,一碗麵的價格可以順理成章地依此幅度調漲嗎?

答案絕對是否定的,一包麵粉漲10元是「絕對量」的概念,這包麵粉可以煮幾碗麵,價差平均分攤之後,一碗麵的麵粉成本漲價絕對遠小於50。我們如果用漲跌幅度的「相對量」來齊一式地計算,這「相對量」的漲價成了剝削民眾的合理藉口。

筆者好奇心驅使下查詢了中油官網的歷史油價,大家知道2014年11月中,國際原油價格跌到每桶約80美元,當時的95油價為多少元嗎?答案揭曉:每公升30.7元。如果依中油浮動油價機制換算,日後國際原油價格回升到2014年11月中的每桶80美元原油水準,95油價將調升至令人乍舌的每公升38.6元。民眾更難想像一旦國際原油價格回漲到最高點的每桶130美金時,95油價將調升至天價的每公升56元。當年每公升約36元的95油價,民眾罵到翻,如今看來真是老天爺的憐憫,也看出中油浮動油價機制的黑暗。

最後,我們應該更從經營者的角度去思考油品購買的問題。一個良善的經營者必定深諳「逢低買進」、「逢高不追」的道理,台灣油價每週漲跌價格非常不合理,也就給了有心者上下其手的操作空間。

當年台電可以簽了一份價格昂貴的購煤成本,中油為何不在現在的油價低點簽一份低廉的購油合約呢?即使日後油價再跌,民眾也樂於接受現在的油價水準,否則日後油價一漲,你我百姓都將是中油的刀俎魚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