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鑼灣案挑戰言論自由(王鋒)

王鋒 / 文字工作者 2016/01/13 17:56 點閱 1644 次
銅鑼灣書店自股東李波失蹤後,一直關門。(photo by Wikipedia)
銅鑼灣書店自股東李波失蹤後,一直關門。(photo by Wikipedia)

在寫作人的眼中,言論自由猶如空氣一般的珍貴。最近香港的銅鑼灣書店竟然出現類似白色恐怖的事件,這家小書店坪數不大,但客人卻絡繹不絕,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這家書店販售中共當局禁止出版的書,販賣禁書成為這家書店的招牌。

或許是樹大招風,這家書店的股東與創辦人竟然在2015年10到12月相繼失蹤,香港人民懷疑中共當局暗中介入此失蹤事件。

這家書店的經營者之一的李波在失蹤前曾接到一通電話說要訂購十幾本書,書名大概是〈習近平暗通薄熙來〉、〈習近平後院失火〉、〈習近平和他的六個女人〉等書,這些書名乍聽之下就知道是極度敏感的話題,李波的太太懷疑先生在出外送貨時遭人帶走。看來北京對香港的控制就在這次銅鑼灣事件中表露無遺。

過去台灣人也曾經長達30幾年的時間沒有言論自由,包括出版自由、學術自由都被限制,在許多革命的先賢先烈的奔走之下,台灣人現在終於有充分的言論自由,台灣許多的書店能夠盡情的販售多元觀點的書籍,出版社也不需要經過嚴苛的審查制度,文化與電影也沒有泛政治化的電檢制度,這些自由是以往台灣社會不曾擁有的。

中國政府的勢力愈來愈囂張,過去對香港人民所承諾的一過兩制,如今宛若兒戲,現在香港很難對北京重拾信任,從反洗腦教育、雨傘佔中等行動,香港人民已經表明厭倦中國政府的高壓統治,港人治港的聲音雖然沒有停過,但香港人面對龐大的中國共產黨,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而台灣在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進攻之下,中國的企業是否會大舉投資台灣的出版業並進行言論的控制,限制台灣出版的自由,這一切雖然都在未定之數,但我們可以看見今天的香港在中國暗無天日的控制之下,反映出未來台灣在政策過度傾中下的最終結果會是如何,這些都是可以預見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