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辯論照稿念 台灣民主加把勁(姜保真)

姜保真 2016/01/05 11:09 點閱 1566 次
國、民兩黨總統候選人朱立倫及蔡英文在27日辯論會上,再針對九二共識交鋒。(photo by 台北市攝影記者聯誼會)
國、民兩黨總統候選人朱立倫及蔡英文在27日辯論會上,再針對九二共識交鋒。(photo by 台北市攝影記者聯誼會)

總統、副總統的選舉辯論剛結束,恰好美國也正在進行總統選舉,因此可以比較兩國的辯論。然而美國候選人們在辯論會的表現,足令台灣選民「驚艷」:每個人都能侃侃陳述自己的政績、理念、政策,遇到質疑的尖刻問題,也都能不失平和的辯護,提出數據資訊。重點是:他們沒有一個人是看稿唸稿的,這與台灣非常不同。

美國選舉中,民主、共和兩黨當然是主要焦點,共和黨今年可用「參選爆炸」形容,共有17人表態競爭。福斯電視台根據五項民調平均數字,將參選人分為一軍10人、二軍7人,分別為他們主辦辯論會,可供台灣選民比較的是一軍10位參選者。

這十人除了人氣最旺的川普,還有醫生卡森、參議員魯茲,以及我們未必熟悉的幾位,他們在民調中的支持度都非常低,只有個位數字。然而,不論這十人的民調高低,他們在辯論會的表現,足令台灣選民「驚艷」。

台灣竟然照稿念

看最有希望勝選的一組「英仁配」,蔡英文及陳建仁在辯論中都必須低頭看稿、唸稿,甚至略帶緊張的顫抖。對比美國政治人物,這是巨大的反差。如果沒有觀看共和黨辯論,不知道台灣候選人是差了一個等級的三軍而已。

民主政治的核心就是溝通:訴諸選民認同。向公眾演講,是溝通的具體呈現,反映了政治人物對當前局勢及個人理念的嫻熟程度。這不是耍嘴皮子,而是民主時代從政者的必備特質。這除了反映個人的天份、努力,也顯示教育的成敗。

我曾主辦一次接待24位美國學生來台參訪的夏令營,本地十餘位台灣學生及外籍生也參與。行程中有一段是全體學生上台做簡短報告。我觀察比較,每一位美國學生都勝過此間台灣學生。

從小未加以訓練

這不是我們學生的英語能力不足,而是從PPT到台風、答詢,我們的學生都輸了。原因呢,美國學生說他們每學期的課程,幾乎都需要學生穿著正式服裝,慎重其事地做演說報告,接受同學質詢、老師批評。

台灣的教育從小學到大學都缺乏這一類的訓練。因為在升學主義的氛圍,學校只重視能夠具體量化、有正確答案的內容。其實,畢業後進入社會,反倒是像公眾演講這類軟實力才是個人發展的關鍵。

美國辯論也有公民提問,那是在臉書600萬人留言討論,四萬人提問,由電視台選出的代表性問題。同樣對照台灣的公民提問,輿論已多有批評。這顯示主辦單位能力不足、不夠認真,你們是怎麼篩選問題的呢?

總之,台灣實施選舉民主制度。其實是邯鄲學步,還有很長的路要學習、要追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