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經眼】黎智英的沉沒成本 (楊泰興)

楊泰興 / 文字工作者 2015/08/13 11:27 點閱 1996 次
買電影票的心理帳戶跟掉錢的心理帳戶不同。(photo by Wikipedia)
買電影票的心理帳戶跟掉錢的心理帳戶不同。(photo by Wikipedia)

兩岸三地近來媒體新聞不斷,最吸引台灣人關注的是香港壹傳媒旗下雜誌《忽然一周》決定創刊20週年的日子出版最後一期,70名員工優退或資遣,壹傳媒大動作的縮減紙本媒體,震驚了港台兩地媒體業。台灣不少名人吃過壹傳媒老闆黎智英的虧,譏以「終於失敗、果然跌跤」,但真的如此嗎?

【少虧一元是賺一元】
黎智英的媒體王國真的在沈沒當中嗎?這次關掉一家多年金雞母《忽然一周》的決策,反而更說明黎智英完全符合經濟學當中「理性人」的特質,也就是他完全忽略「沈沒成本」的存在,當斷則斷。所謂「沉沒成本」就是指已經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如果同時考慮到沉沒成本,將會導致錯誤決策,因為去者不可追。

首先,他見到自己紙媒銷量變化,已認定新媒體是集團的未來。其次,《忽然一周》在媒體調性上,就是香港最生活娛樂的通俗新聞與資訊,檔次比壹週刊還要更年輕化、通俗化,而這一個部分正是受網路衝擊最嚴重。即便今年搶救起來獲利,長期看早晚依舊必須關門,與其如此,不如當斷則斷,少虧一元就是賺一元。

相較於台灣的媒體故事,《自立晚報》當年獨大於晚報市場,當轉進早報市場卻遲遲未能獲利,主其事者無法忽略「沈沒成本」,不肯關閉虧損的「早報部門」,最終拖累整個集團崩潰,正就是黎智英作法的另一個反面教案。

【無法逃脫沉沒成本】
那麼為何我們一般人沒法忽略沈沒成本呢?其實這是其來有自「不甘心」,因為人類在思考事物時,往往有一個「心理盲區」,行為經濟學家稱之為「心理帳戶」。人們習慣將不同項目分拆到不同的心理帳戶,而非統一思考處理,分拆之後的心理帳戶,如果單項虧損就想翻本直到盈利才肯出脫,拒絕了以總體為考量的理性決策模式。

教科書最愛舉的例子是昨天你花了500元買了兩張電影票打算今天看,結果到了電影院門口發現票掉了,這個情形與到電影院門口才打算買票卻發現錢包掉了500元,損失是一致的,可是大部分人前者卻不願意再買兩張票,後者狀況大多還是會買票看電影。

只是因為買電影票的心理帳戶跟掉錢的心理帳戶不同,而看電影時,當看到無趣電影還忍耐著看完,也是因為這個買電影心理帳戶不願意虧損,不願意忽視「沈沒成本」,而想賺回票價,反而讓自己多痛苦一個多小時。

一個理性人如果願意把自己的時間成本心理帳戶跟買電影票的心理帳戶統整思考,就會知道當場離去才是最理性的決策了。或許,當場離去對同行友人不好意思,不過在黑暗中打個盹倒是不壞的考慮。

楊泰興信箱:[email protected] /臉書帳號:teddy 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