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使者阿布杜拉 正反評價兩極

方家敏 2015/01/25 20:24 點閱 3501 次
沙國國王阿布杜拉自認是伊斯蘭教聖城守護者,對伊斯蘭教有舉足輕重影響力。(photo by 維基百科)
沙國國王阿布杜拉自認是伊斯蘭教聖城守護者,對伊斯蘭教有舉足輕重影響力。(photo by 維基百科)

【台灣醒報記者方家敏綜合報導】對伊斯蘭教有舉足輕重影響力的沙烏地阿拉伯國王阿布杜拉,日前以90歲高壽過世,身為全球最大產油國的國王,阿布杜拉自認是伊斯蘭教聖城守護者。雖被外界稱為改革者,但阿布杜拉對內、對外都展現兩手政策,提倡女權但不阻止殘忍酷刑;他親西方、批恐怖主義卻與歐巴馬交惡,使他的過世引起全世界的迴響。

外界一向稱阿布杜拉為改革者,他給予女性投票權和參與奧運會的權力,還能在沒有男性的護送下獨自外出;阿布杜拉更是在阿拉伯世界中率先主張反對IS和伊朗的恐怖主義和核武計劃的元首,即使經過阿拉伯之春等革命運動仍屹立不搖。但《紐約觀察家》報導,阿布杜拉堅守伊斯蘭律法卻是沙國無法突傳統的原因之一。

【堅守瓦哈比思想】
在阿布杜拉統治期間,不少已經不合時宜殘暴法律,如投石、砍頭、砍手等刑罰仍存在於沙烏地阿拉伯,這也是行刑手在近代歷史上最活躍的時期。行刑手不僅工作量相當大、加班時數長,又因為年輕人不願進入此業使得他們無法退休或休假。

其堅守的瓦哈比思想(Wahabis),也就是最傳統、激進的遜尼派伊斯蘭精神深深影響著伊斯蘭教世界。他們反堅決反對異端行為,如世俗化、什葉派、蘇菲派等,希望藉由嚴格的法律規定恢復伊斯蘭教法演繹制度。

阿布杜拉的兩手政策不僅體現在國內治理,就連對外關係也可見到其反覆態度。阿布杜拉說服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在伊朗限制產油量以哄抬價格之際卻不要降低整體產油量,如此一來沙國便能吃下伊朗的交易量,幾乎掌控OPEC的生存。

【痛恨美伊核協議】
而以色列去年夏天攻擊加薩走廊之際還曾拉攏沙國和埃及,使2國公開指責哈瑪斯組織,並支持以色列動武。這也解釋了以色列總統里夫林在聽聞阿布杜拉逝世時百般讚揚其生前功績,即便以色列和沙國分別是猶太教國和伊斯蘭教國,表面上屬不同陣營。以色列前總理佩雷斯也說,阿布杜拉的離世是整個中東地區的損失,因其就是「和平的象徵」。

表面上與美國交好的阿布杜拉,其實恨透了美國總統歐巴馬與伊朗達成的核協議。過去華盛頓一直依靠沙烏地阿拉伯的石油輸出,也奠定了美國在中東周邊地區的影響力。但近日因為美國對伊朗、敘利亞的外交政策使沙國擔心自己會被拋棄,也憂心伊朗擴大其在中東地區的霸權。對此,阿布杜拉為報復美國,選擇冷落美方使節,並且改向中國購買武器。種種行徑展現阿布杜拉搖擺不定的脾性。

延伸閱讀:http://observer.com/2015/01/the-complicated-king-abdullah-was-a-reformer-who-kept-his-executioners-busy/ 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