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方家敏嘉義報導】在種滿玉米、高粱的嘉義朴子農業改良分場,5個黝黑健壯的身影前來觀摩與學習,臉上掛著無邪燦爛笑容。他們是第一屆「吉時從農」計畫、擔任中國生產力中心輔導成立群聚小組的百大農業青年,從都市返鄉後,5位青年農民憑藉自身專長與農改場的專業指導,成功在傳統產業打出一片天。
【年輕農民自創品牌】
「我們從農,是為了拉近生產者與消費者的距離!」有著大男孩笑容的蘇建鈞對於農業生產有著不同於老一輩農人的理念,中山大學材料與光電工程系畢業的他身為農家子第二代,原本畢業後想當老師,但在研究所報考失利後,決定走入傳統產業,隨父親務農。
透過近年的食安風暴,開始有更多人檢視自我消費行為、打破品牌迷思。「危機就是轉機,轉機還能變成商機!」今年29歲的蘇建鈞從不懂農業,到如今善用所學,靠GPS定位與Google map規劃方便管理的系統,並透過中國生產力中心專案輔導成立群聚小組的力量,如今自創品牌已小有成果,結合老、中、青農友在傳產、科技管理和品牌行銷的專業,在技術、作物、種植方法一舉提升農產品質,打開農產通路。
【補教老師賣黑豆】
原本在北部補習班教書的劉育承,在父親鼓勵下回到鹽水種植黑豆、小麥等作物,並推出黑豆醬油、黑豆茶等高附加價值產品,5年來因堅持無毒農法而與家人觀念相斥,被老一輩認為賺不了錢,直到近2年才以品牌成果說服家人。植下面積高達300多公頃的農地種植雜糧作物,包括黑豆、玉米、小麥、紅藜等各種作物。
堅持無毒栽種的劉育承,去年以農友身分擔任行政院青年顧問團成員,積極替廣大農民發聲,日前也參加教育部會議,指出返鄉青年農民所面臨學用落差的問題。為此,劉育承義務指導在台南在地開麵包店的年輕人種植耗地力高的小麥,並以天然的種豆方式恢復地力、固氮,希望讓更多熱愛土地的年輕人回鄉生根。
【舉家從農年收百萬】
有著中正大學勞工系學歷的王偉丞,過去在電子業、食品業做過10餘年採購工作,但因父親過世而回家「接班」。善於成本分析、利潤管理的王偉丞將家中原有的4、5公頃農地拓展到70公頃,也替人代耕,因種植面積夠大,如今收入比過去更優渥,年利潤可達300萬,甚至連原先擔任護理師工作的妻子也都回鄉幫忙。
「以前工作壓力大,腸胃病特別多,現在從農較沒有壓力,身上的怪病都好了!」王偉丞說,從農後時間變得彈性許多,每年平均耕作時間是8個月,夏天時清晨4、5點就要下田,梅雨季時甚至半夜2點要爬起來收稻,還不時要面對颱風帶來的損害。但他對於現在這樣的慢步調的生活很滿足,未來將開發更多產品,讓作物多樣化。
【群聚力量大】
電子業出身的黃祈堯原先在三洋電機、宏碁、友尚科技、IC design house等公司耕耘多年,但在2013年因母親過世而返鄉隨父親從農。雖然工時較過去長、收入沒有在電子業高、皮膚也因烈陽曬得黝黑,但黃祈堯對這條路並不後悔。他在家人的支持下得以回鄉耕種,主要作物是毛豆、洋蔥、青割玉米和硬質玉米。他在2013年底成立雲林縣東勢鄉蔬菜產銷班第38班,如今與其他年輕農友得以互相交換經驗,並獲得豐富資源。
與黃祈堯在群聚小組作為同伴的陳清波,本身就是農家子弟出身。從小在台南鹽水務農時,主要種植牲畜食用的青割玉米和硬質玉米。但由於種植者多,產量高,壓低作物價格,面對嚴重的人力成本問題;再加上鹽水地區缺水,使得該地作物收成不佳。直到和其他農友在群聚小組中互動,習得了更多關於病蟲害管理的知識,並在農改場獲得最新物種資訊,如今不但銷售通路擴大,也成為大廠商的穩定供應源。
五位青年農民由中國生產力中心專案輔導成立群聚小組,目標為整合產業鏈以組織化、企業化經營,並於103年底以小組進駐畜產試驗所創業育成中心,據悉是台灣農業界第一個進駐育成中心的農民團體。